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因江而興的長江經濟帶集聚的人口和創造的地區生產總值均佔全國40%以上。能否保護好母親河,讓一江春水向東流,事關民族發展大計。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明確提出,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018年、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分別在武漢和南京召開座談會,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把脈定向。
“經過多方治理,沿江地區生態環境面貌已經有了明顯改善。但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由於長江流域覆蓋區域廣、人口眾多、經濟發達、新業態發展迅猛、經濟社會活動活躍,流域突發安全事件造成污染的風險仍然較高。”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付建華與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張興凱聯合建議,健全長江流域安全環境風險一體化防控機制。
“化工圍江”仍存在
不能讓事故吞沒發展成果
我國是世界第一化工大國,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達21萬家。長江是黃金水道,加之周邊礦產資源較多,干支流附近聚集了大批化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大量工業園區和尾礦庫。
《生態治理藍皮書:中國生態治理發展報告(2020~2021)》顯示,長江經濟帶分布著化工企業14813家,主要集中在158個省級以上化工園區和上千個市級園區中,化工園區遍布全流域。
“這些化工企業、園區和尾礦庫有的距離江岸不足10公裡。一旦發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有毒有害物質泄漏對流域居民生命安全、水安全、生態安全都是沉重一擊。”張興凱舉例說,2005年11月13日,位於鬆花江沿岸的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雙苯廠硝基苯精餾塔發生爆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同時引發鬆花江水污染。
事故調查報告指出,污染事件的直接原因是,雙苯廠沒有事故狀態下防止受污染的“清淨下水”流入鬆花江的措施,爆炸事故發生后,未能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出來的部分物料和循環水及搶救事故現場消防水與殘余物料的混合物流入鬆花江。
“作為世界上最繁忙的內河航道,長江大量來往的危化品運輸船舶如果發生碰撞傾覆、爆炸、泄漏,也會直接造成類似污染。”張興凱說。這類事件在國際海洋運輸領域多有前車之鑒。上世紀70年代,美國“阿摩科·卡迪茲號”油輪意外傾覆,漏出的原油達22.4萬噸,污染了近350公裡長的海岸帶,污染損失及治理費用達5億多美元,造成的生態環境影響至今無法估算。
“除了船舶外,長江流域有大量‘穿江而過’的油氣管道,跨江大橋上也來往著危化品運輸車輛,若不把這些安全風險管控到位,幾代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都有可能功虧一簣。”
近年來,長江經濟帶城市採取“關、改、搬、轉”等一系列措施防范化解化工產業帶來的重大安全風險,並取得顯著成效,比如沿江化工企業、園區和尾礦庫向內“退讓一公裡”。但在張興凱看來,要想深層解決“化工圍江”問題,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這還遠遠不夠。
放眼全流域、著眼未來部門
協同一體化防控
“萬裡長江滔滔不絕,要牢牢把握‘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這一原則,放眼全流域、著眼未來,健全安全環境風險一體化防控機制。”張興凱說。長江流域經濟一體化必將帶動流域各類事故防控一體化、氣象災害與滑坡泥石流災害防控一體化、洪澇災害防控一體化、水資源調度與利用一體化、重特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調度指揮一體化。
張興凱提出,橫向建立健全包括安全生產、生態環境、水資源調度利用、交通運輸、應急管理等行業領域融合的安全環境風險一體化聯防聯控機制。在國家層面,建立健全國家防總、國務院安委會等議事協調機構間的協調機制,以及各主管部門間的一體化聯防聯控機制﹔在省、市、縣層面,形成涉安全環境事件防控及應對部門的一體化監督管理機制,推動開展聯合監管和執法試點。
“縱向推動建立健全全流域、跨行政區的行業領域安全環境風險一體化聯防聯控機制。在應急管理跨行政區之間、生態環境保護跨行政區之間、水利跨行政區之間、交通運輸跨行政區之間、氣象跨行政區之間建立健全聯防聯控機制,探索同行業領域部門間異地交叉監管執法。”張興凱說。
張興凱建議,由國務院主管部門牽頭,建立健全全流域安全環境數據信息與突發事件指揮調度平台,打通包括全流域的生態環境、應急管理、水利、電力、氣象等部門的安全環境與應急處置數據信息,健全數據信息共治、共享制度,實現跨部門、跨行政區域的數據信息共享共用、應急物資和力量調度指揮。
張興凱建議,制定全流域一體化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開展重大危險源和重大風險源、應急物資和應急力量普查調查,進行針對安全環境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與應急能力評估﹔制定針對全流域重特大安全環境突發事件的總體應急預案和針對生產安全事故、生態環境事件、滑坡泥石流災害、江河堵塞等專項應急預案,同時做好全流域專項應急預案與各級政府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的銜接。
此外,張興凱建議,建立全流域安全環境突發事件跨行政區、跨部門的應急演練制度,建立針對安全環境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與應急能力、重大危險源與重大風險源、應急物資與應急力量的定期評估制度,至少每兩年由國務院主管部門牽頭進行一次評估,針對重特大安全環境突發事件至少每兩年進行一次應急演練,並根據演練、評估結果修改針對安全環境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充實應急物資,提升應急能力。
“建立健全長江全流域跨部門、跨行政區域安全環境風險一體化防控機制,落實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安全生產、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江清水定能綿延后世、惠澤人民。”張興凱說。
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 作者:徐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