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水龍指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進一步創新跨境金融管理,仍存在以下問題和挑戰:一是粵澳金融體系的協同性不足﹔二是粵澳之間產業要素流動性不強﹔三是離岸金融服務功能有待加強。
為此,熊水龍建議,首先,制度創新,協同共建跨境金融監督管理體系。針對粵澳兩地制度差異的情況,建議參考歐盟解決跨境金融監管的方式。一是組建由粵澳兩地金融監管機構共同組成的跨境金融監管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包括廣東9市和澳門的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建立定期交流機制、定期會晤機制、信息通報和共享機制,形成對金融市場的高質量、高效率協調聯動監管。二是建立由專業智庫、金融行業協會、金融企業組成的第三方監管聯合會。三是出台跨境金融監管“軟標准”,可以是非正式的指導、方案、備忘錄、行為准則等。
其次,平台創新,擴大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應用場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應把握廣東已有的試點業務基礎優勢,爭取“出口信保保單融資”應用場景在合作區試點﹔粵澳兩地金融機構可通過平台加大聯動與協同,穩健有序做好“出口信保保單融資”應用場景試點工作,為債券發行及承銷領域提供更專業、更綜合的跨境金融服務﹔以合作區為支點撬動粵港澳大灣區內區塊鏈技術、人才資源,為強化金融科技賦能,為提升外匯監管和服務水平貢獻重要力量。
再次,試點創新,探索跨境供應鏈金融服務數字化。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和珠海橫琴自貿區先行先試的示范優勢,加強激勵政策供給,鼓勵建立跨境供應鏈金融數字化服務試點﹔探索合作區中小微企業的特色化跨境供應鏈金融服務數字化方案﹔在合作區內設立跨境供應鏈金融融資性擔保機構,充分利用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跨境結算”等方式,在合作區乃至粵港澳大灣區范圍內提供跨境貿易、融資擔保等金融特色服務。
第四,技術創新,強化琴澳離岸金融市場智能聯動。建議針對合作區跨境金融業務模塊,繼續探索技術應用創新,協同粵澳兩地海關、金融等監管部門,將相關數據匯聚成數據池,通過全程可追溯的數據系統,進行風險研判﹔進一步擴展電子圍網系統在離岸金融市場的應用場域。(來源: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姜業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