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就業、打零工兼職、大學生實習……近年來,隨著用工模式的多樣化,非典型勞動關系的“臨時工”數量也持續增長。但據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月至11月,我國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僅29074萬人,養老參保人數卻達105024萬人。
“有相當比例的勞動者未能被工傷保險所普遍覆蓋。”全國兩會前夕,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常委、民革福建省委會主委、廈門海事法院院長夏先鵬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介紹,在一線調研時發現,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某法院共受理因自建房施工過程中引起勞動者受傷的民事訴訟案件42件,但普遍存在受害勞動者並未充分補償的問題。
而這一現象不是個例,夏先鵬介紹,未繳交工傷保險的勞動者,在工作中發生意外傷害,則無法申請工傷認定和工傷保險待遇,一般隻能通過“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起訴雇佣方或相關責任方,能否獲得賠償及賠償比例,取決於雇佣方的賠償能力。
針對這一問題,夏先鵬建議,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牽頭,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出台相關的政策文件,必要時修改相應的法規規章,進一步拓展我國工傷保險的覆蓋范圍,讓工傷保險的社會保障功能覆蓋所有的勞動者。
同時,允許靈活便捷繳交工傷保險。探索工傷保險獨立繳交的操作可行性,工傷保險的繳交不以勞動者必須同時繳交其他種類的社會保險為前提,未開設單位社保賬號的實際雇佣者為勞務提供者繳交工傷保險,允許勞務提供者自行繳交工傷保險。
此外,夏先鵬還建議國家出台政策,鼓勵商業保險公司推出低保費、包含企業社會責任成分的補充性工傷保險,國家以政策扶持、財政補貼的方式,鼓勵用人單位或勞動者購買。一旦發生工傷事故,工傷職工及其親屬可以在經濟上得到相應保障,避免因傷致貧或缺乏照護,減少國家、社會的救濟、救助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