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民革寧夏區委會組成調研組,深入智慧水利建設一線,實地調研我區水利安全監測預警平台建設情況。
加強安全生產標准化、信息化建設,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打造安全監管數字化平台,是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確保安全生產的重要抓手。為了學習借鑒水利系統安全監管平台建設,有效增強我區安全生產預警預報能力和監督管理水平,全面加強各領域安全生產數字化監管技術、設備引進和開發利用,實現安全生產全時空、全流程有效監管,民革寧夏區委會開展了此次數字化安全監管平台專題調研。
調研組一行先后來到自治區水利廳水旱災害防御中心、水利調度中心、西干渠管理處、清華大學——寧夏銀川水聯網數字治水聯合研究院等地,詳細了解了我區防汛抗旱預測預警、調度、應急指揮聯動體系建設情況。目前,全區通過建設具有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功能的智慧水利體系,已布設1100處自動遙測雨量站、626處水情監測站點,309處水庫監測站點,實現了各類水文數據與水利部、黃委會及自治區應急廳的實時共享,為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
調研組在清華大學——寧夏銀川水聯網數字治水聯合研究院座談時表示,水利數字化安全防范系統建設對增強我區安全生產預警預報能力和監督管理水平具有典型的借鑒意義。隨后,調研組將進一步整理收集到的各方面素材,在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弱項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為切實推進我區生產生活風險防范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發揮民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