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稿件上傳>>民革上海
聚焦發展獻良策 “匠心”履職展風採     王侃    2024年01月30日10:53

上海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和上海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分別於1月25日、27日勝利閉幕。今年,民革上海市委會立足中心所在、大局所需,緊扣群眾所盼與重點領域,共向上海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提交大會發言10篇,其中口頭發言1篇、書面發言9篇;提交提案18件,其中組織提案10件、界別提案8件,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民革的智慧與力量。

來自民革上海市委會組織的19名市人大代表和31名市政協委員聚焦高質量發展、高品質建設、高效能治理,以飽滿的熱情和務實的作風“匠心”履職。會議期間,民革的代表和委員積極向大會提交精心准備的書面建議和提案,內容涉及與國家戰略相關的依法治國、鄉村振興等領域,也涉及教育、養老、醫療等民生話題。

聚焦重大戰略部署 助推高質量發展

上海承擔著國家賦予的重大戰略任務,也肩負著深入推進“五個中心”建設的時代使命。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圍繞政府工作報告、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兩院”工作報告等進行多次小組討論,聚焦戰略部署和重點工作,暢所欲言談體會,展現了強烈的履職擔當。

“全面、客觀、務實”是討論中出現的“高頻詞”,針對經濟、社會發展等問題,有的代表委員提出要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尤其要重視針對企業具體問題、具體需求拿出具體方案;有的代表委員則希望能夠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領域進一步深入探討前瞻布局;也有代表委員對區內創建示范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具體事項提出建議。在現場,代表委員踴躍發言,談感受、話發展,氣氛熱烈。

令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革上海市委會主委徐毅鬆印象深刻的是,在組團會議上,多位代表提出應加強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在上海整體工作中的分量,政府工作報告裡也充分吸納了意見,增加了內容篇幅。“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是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維度,這既是崇明的目標任務,更是特色。”徐毅鬆說,他建議把生態島建設放在更高位置,並作為重大課題來研究,讓崇明成為上海的一張名片和品牌,確保這項戰略任務高質量推進。

委員王淳、張玉霞、沈翊、方奇鐘、金煒、陳啟軍等也在專題會議上圍繞以治理思維推進上海市海綿城市建設、深化“三所聯動”,化解基層矛盾,全面對標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給集成電路產業供應鏈帶來機會等主題為上海經濟社會建設藍圖建言發聲。

“雙碳”目標是代表委員高度關注的議題。今年的市政協大會發言,民革上海市委會副主委李國華代表市委會作題為《強化上海創新引領功能,以氫能布局搶佔“綠色未來”發展先機》的大會發言。發言梳理了對氫牽引的創新領域前瞻布局以及氫戰略地位的認識等亟待重點突破的問題,提出上海應試制度、闖新路,打造國際一流的氫能產業發展高地,搶佔“綠色未來”發展先機;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戰略布局氫能長三角一體化,法律先行制度先試,構筑氫能發展生態體系高地等建議。

立足民革特色領域 服務本市大局所需

“民革的特色領域是社會法制、“三農”和祖統,今年市委會在法制領域的發言及提案呈現出‘數字+法制’的特點”。民革市委會副主委兼秘書長翟駿說,“發揮我們所長服務於中心大局所需,履職盡責,這是民革義不容辭的責任。”

所言即所行。今年的大會書面發言《完善法治保障 促進上海數字經濟發展》就針對目前上海面對GDP佔比日趨增長的數字經濟,還未對促進數字經濟進行系統性地方立法等問題,提出制定《上海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作為地方數字經濟領域綜合性立法等建議。界別提案《關於數字經濟背景下加強營商環境司法保障的提案》聚焦當前涉數字經濟新類型案件不斷涌現、傳統司法和數字經濟矛盾凸顯、數字經濟治理規則存在空缺的情況,提出應注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建設,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參與度等。

針對“三農”工作,大會發言、組織提案、界別提案中均有發聲,大會書面發言《促統籌謀創新,提升農村養老服務體系效能》根據上海農村地區留守老年人佔比高、老齡化率高的現象提出應有針對性地完善與農村相適應的養老服務體系。組織提案《關於推動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助力農業經營主體現代化建設的提案》立足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有機銜接“小農戶”與農業現代化發展最重要、最有效、最理想的組織形式的優勢,提出完善退出注銷機制等意見建議。界別提案《關於打造都市特色農業品牌的提案》則建議市區兩級農業農村委加快構建協同高效的工作機制,優化農業農村委、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和經營主體在品牌建設中各自的職能等建議。

代表、委員也非常關注這些特色領域,蔡寧代表提出要在“多規合一”工作推進中進一步加大“林水復合”“林綠復合”等復合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余嬿代表關注農村產業發展問題,建議聚焦“供給側”改革,把“三農”問題轉變為“新興產業”。周武忠委員建議鄉村振興示范村的建設要在機制和模式上有創新,產生可持續發展動力。

踐行人民城市理念 持續關注民生熱點

每年兩會期間,民生問題歷來備受關注。今年民革的大會發言和提案中,民生方面的數量達到7件,佔總數的四分之一。

例如:針對老年人慢性病社區早期干預工作存在的問題,市委會提出應大力推進“社會治理+老年慢病治理”模式等建議,界別提案《關於更好構建家庭醫生制度,推進本市分級診療建設的提案》,課題組為此還專門赴市衛健委進行調研並開展了問卷調查,為提案提供了真實、權威的內容和數據支撐。

今年市委會提交的融合教育提案受到了廣泛關注,提案從資源建設、課程與教學等5個方面進行了調研,分析上海“融合教育”現狀,37所學校校長參與並走訪了長寧區特教中心,提出構建多元“融合教育”隨班就讀經費的投入機制、增加“融合教育”教師崗位編制和完善教師培養機制、形成普特融合課程建設、實施和評價的管理機制等建議。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醫療、勞動權益保護、教育等問題,不少代表委員也提出了“接地氣”的建言,程金華委員圍繞大學校醫院“開藥難”問題,建議參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的方式,動員政府、學校和社會多種力量,加大高校內設醫療機構的建設,使更多本市校醫院擁有開具延伸處方的能力與資質。唐巍委員認為,應進一步規范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職業體系建設,建議夯實行業協會或工會組織主體職能,完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措施;由行業組織介入仲裁,設置行業志願者制度,建立健全服務體系。張波委員提出盡快建立上海高水平STEM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議,他認為應引導高校開展STEM教育人才的自主特色培養探索,加大人才創新鏈培養強度。梁順龍委員針對本市交通擁堵問題,提出加快智慧交通設施建設的建議,他表示在大力推進數字之都建設的同時解決交通擁堵問題也能讓市民擁有獲得感和打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可以說,這些發言和提案的背后,是民革上海市委會的扎實調研和精細打磨,所有建言都來自民革上海市委年度課題調研成果,包括民革上海市委會承接市決咨委、科委、教委和中共市委統戰部的課題,也有民革上海市委立項的重點課題、發布課題和自選課題,還有民革市委根據需要新增的課題。這些課題堅持問題導向,也有實例和數據支撐,致力於提出更具體、可行的建議。民革上海市委會二級巡視員、調研部部長潘敏介紹,一直以來,民革上海市委會都力求做到“精品發言”“精品提案”,這不僅是民革上海市委會對兩會履職機會的珍視,也是把提質增效貫穿於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的自我要求。

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的積極建言獻策得到了上海市多家新聞媒體的關注和報道,李國華、於雪梅、金可可、翟駿、方奇鐘、吳曉輝、李大力、李衛華、王淳、張玉霞、沈翊等代表委員接受了文匯報、聯合時報、新華網、人民網、上海電視台、上海廣播電視台、上觀新聞、上海科技報等媒體的採訪,他們介紹個人建議、提案,分享履職感悟,就社會經濟發展、民生等問題談看法和建議,展現了民革代表委員的形象,進一步擴大了民革黨員履職盡責的社會影響力。據不完全統計,各大媒體關於代表委員的履職報道有近70篇次。

專題推薦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