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能夠長期系統、科學地開展專業心理健康教育,但難以精准進行個體差異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缺少專業性與系統性,但家長對孩子的身心發展特征有著更加精准的把握。”全國人大代表、民革北碚區委會主委、西南大學副校長趙玉芳認為,學校與家庭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保護方面的作用無法相互替代,但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家校應當協同構建更加牢固有效的青少年心理健康保護屏障。
趙玉芳建議,家校協同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保護,一是需要高校、心理學和教育學專業組織、婦聯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合作,搭建家校協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與實踐平台,展開科學研究與實踐探索,為科學實施家校協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學基礎﹔二是需要教育部門指導學校構建科學的家校協同青少年心理健康保護方案框架,明確家校協同內容、工作機制等,並指導學校制定本校家校協同青少年心理健康保護的科學方案﹔三是需要家委會負責監督實施家校協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組織家長參與相關培訓、日常協同聯動等具體工作。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