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2024>>與祖國共成長、與民革同奮進>>一等獎
周麗芳:發揚黃埔精神,促進祖國統一——一位黃埔老人的心願         2024年11月28日13:59

我是新中國的同齡人、民革黨員、中共黨員、1968年高中畢業的知青。務農兩年,被招工至湖北漢川縣化肥廠工作18年,1988年調回武漢,在青山區婦幼保健院工作。當時39歲的我報名到武漢衛校醫士班(三年制)邊工作邊學習,考試合格取得《執業醫師証》,在單位從事心電圖檢查工作,2004年退休。

我出生在一個很特殊的家庭,家族成員中50%都在台灣。兒時的記憶中伯父、伯母、叔叔、姑父、姑母他們都在哪裡?長什麼模樣?都不知曉,聽大人們說:“他們都是國民黨的,於1949年隨蔣介石去了台灣”,從我記事起,命運就將我與國民黨和黃埔軍校緊緊連在一起。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黨的新時期統戰方針溫暖了“三胞三屬”的心,我也迎來了新的春天!從漢川調回武漢后,我便成了重要的統戰對象。從1992年到2007年間,我光榮地擔任了青山區政協第五、六、七屆政協委員,認真履行參政議政職能,曾多次被評為“五個一先進個人”。在青山區委統戰部的關懷下,我於1996年元月加入了民革,並先后擔任了民革青山區綜合支部主委和民革青山區工委副主委,還擔任了青山區台聯會副秘書長。

我的伯父周法雲,1938年就讀於國立武漢大學,時值抗日烽火熊熊,他毅然投筆從戎,考入重慶黃埔軍校十六期一總隊(以下簡稱16.1),隨后奔赴抗日救國的戰場。他赴台后歷任台灣東管區炮兵司令、台北警備司令等職,中將軍銜。伯父一生不忘中山先生的教導:“統一是全體人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幸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因此他念念不忘為振興中華、祖國統一而努力!在台灣的39年中,他十分思念家鄉,便在詩中寫到:“暌違鄉園萬重山,歸期若夢終日盼﹔往事如煙塵跡渺,兩岸親情聲聲喚。”這首詩道出了一位黃埔老人思念家鄉的迫切心情,由於歷史鴻溝的阻隔,他隻能將這殷殷游子情渲泄於紙上,描述於詩中,卻不能踏上回歸故裡的路途。

早在1980年伯父就通過在美國讀博的兒子與大陸親人取得了聯系,從那時開始我便在字裡行間向伯父傾訴思念之情,一封封家書傳遞著兩岸親人盼團聚、中華兒女盼統一的血脈親情!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伯父在黨的新時期統戰方針的感召下,開始了為推進兩岸交流、促進祖國統一而嘔心瀝血的征程。1988年11月他終於回到了闊別39年的故鄉——武漢,返台后他把自家的住房以大換小,騰出錢來作路費,連續四年奔走於台灣和大陸之間,主動承擔起推進交流、促進統一的重任!

伯父回大陸除了探親之外,更重要的則是尋找全國各地的黃埔16.1同學。伯父對大陸熟悉而陌生,他希望我能承擔起兩岸黃埔16.1聯絡員的重任,我被老人執著奉獻的精神所感動,欣然答應了。伯父上北京、奔西安、赴成都、抵蘭州,四處聯絡黃埔同學。當時我剛調到青山區婦幼保健院,正忙於學習和工作,伯父到我的單位看望婦幼保健院領導和同事們,受到青山區委統戰部和衛生局領導的熱情接待,他回台后還來信致謝,這為我日后請假陪同他開啟了“綠燈”。我請假陪伯父赴成都尋找黃埔16.1同學蔣術亮、張修忠,並邀請成都黃埔同學聚會。我還陪伯父赴蘭州和天水,考察“天水泰城玉器廠”,為投資設廠作准備。

1989年12月是黃埔16.1同學畢業49周年紀念,我協助伯父在漢口舉行慶祝宴會,還邀請了市委統戰部對外聯絡處戚成葆處長和市黃埔同學會李春初會長參加。我陪伯父參加了一次又一次的聚會,傾聽了他一次又一次熱情洋溢的宣講,他充滿激情地號召兩岸黃埔同學為促進祖國統一“發揚駱駝精神,茹苦含辛、鞠躬盡瘁、堅韌奮斗、保持信心、投入誠心、付出耐心。”伯父這樣說了,他也這樣做了。為了促進經貿交流,他廣泛聯系商界朋友,動員他們來大陸投資設廠。他率商界朋友一行七人來漢考察,商量了7個投資項目,為促進文化交流,他邀請武漢雜技團和武漢京劇團赴台交流演出,為此他多次與市委統戰部、市台辦、省市黃埔同學會的領導接觸。為促成“兩團”赴台交流演出,幾次與市文化局領導及“兩團”領導協商,擬定了“草約”,並在台灣《環球時報》連續一周刊登宣傳廣告,在台引起轟動,達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伯父認為:眾多的事業目標,先集中力量辦好一兩件,才有更進一步的資本。

1990年伯父因肝臟腫瘤而住院,出院后,他自費赴統一后的德國,吸取交流統一的經驗。之后再次回武漢與有關人士商討交流事宜。1991年他被確診患肝癌后,置個人身體於不顧,趕緊於5月13日率團來漢考察,並與“兩團”簽了“草約”。1991年11月4日無情的病魔奪走了伯父的生命。伯父是一位令人敬佩的黃埔軍人,我要繼承他的遺志,發揚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

1991年10月,湖北省政協舉行紀念辛亥革命80周年大會,台灣的黃埔16.1同學席少丹伯伯應邀參加大會,我去機場迎接他,從此我便開始了與他長達19年的交往。席伯伯是貴州人,他的父親是辛亥烈士,他幾乎每年都要來大陸,先去老家給父親掃墓,然后去各地看望黃埔同學,他來武漢次數最多,參加黃埔16.1每年一次的畢業聚會,偶爾他還會給我們資助活動經費,我與他長期書信或電話往來,后來他擔任了台灣黃埔16.1同學會會長,一直致力於尋找其他黃埔16.1的同學。

黃埔16.1的學生是1938年入學,1940年畢業,校址在成都。從1989年他們開始慶祝畢業49周年,之后幾乎每年都是我協助閔文杰伯伯自籌經費舉行畢業慶典(偶爾停辦),2000年閔伯伯去世后,便是我與他的女兒閔潤琪組織畢業慶典。從1988年我擔任黃埔16.1聯絡員至2010年,這22年中,我參加接待了多位台灣來訪的黃埔老人、接待了台灣黃埔16.1參訪團,為兩岸的黃埔老人傳遞信息、溝通親情、組織活動、熱情服務。我在青山婦幼保健院工作,主動協助青山黃埔聯絡組組長楊洪昌伯伯為黃埔老人服務,登門看望慰問。1999年我第一次參加省、市黃埔同學會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活動,會上我演唱歌曲,歌頌祖國歌頌黨。20多年來我積極參加省、市黃埔同學會組織的各項活動,如:參觀學習、參加學習班、參加文藝演出等。我早已融入了“黃埔”這個大家庭,熱情為黃埔老人服務、積極參加黃埔活動已成為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賦予我生命活力,是伯父讓我與黃埔結下不解之緣。作為黃埔親屬,我要繼承先輩遺志,發揚黃埔精神,為祖國的完全統一奉獻綿薄之力!

專題推薦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