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2024>>與祖國共成長、與民革同奮進>>二等獎
馬曦緣:四代民革人 傳承愛國情         2024年11月28日15:49

我是馬曦緣,來自民革北京朝陽區委會第二支部。在我成長的歷程中,有這樣一段話始終鞭策著我:“我親眼看見中國在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之領導下,全國人民獲得解放,新民主主義已順利實現,人人安居樂業。我生平中之新型國家,已建設起來。……我囑爾等務須遵照我的遺囑,在人民政府的英明領導下,誠心誠意去為新中國的建設努力奮斗到底,實事求是做事為人,不可稍懈。”這段話是我的曾祖父、著名的抗戰將領馬佔山留給我們后人的寶貴精神遺產。

馬佔山將軍是國民黨上將,曾任黑龍江省主席、第十二戰區副司令、東北挺進軍總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他率部打響了江橋抗戰。江橋抗戰是在中國共產黨有力號召和動員下,黑龍江人民抗日愛國的烈火被點燃的背景下的第一個有組織具規模的抗戰,明知打不贏也要奮起抗爭的江橋抗戰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抗日血性。之后,曾祖父組建東北挺進軍,在山西、綏遠、內蒙古抗擊日軍。1936年,馬佔山意外趕上了西安事變,他努力斡旋,率先在八項主張上簽字。北平和平解放前夕,他積極為和談奔走,為北平的和平解放貢獻了力量。1950年他被毛澤東主席邀請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一屆二次會議。馬佔山和眾多心懷國家、心系人民,響應共產黨號召的民革前輩一樣,為建立新中國做出了貢獻。他們愛國的情懷和追求光明與進步的選擇是我們后代要傳承的寶貴財富。

我的祖父馬奎是在黨和政府的關懷培養下成為民革黨員的,曾擔任北京市政協常委,在參政議政的平台上積極建言獻策,發揮了政協委員的作用。

我的父親馬志偉歷任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擔任過民革青海省委主委。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平台上展現出積極的作為:一是他向全國政協提交將抗戰史由“八年”改為“十四年”的建議,得到採納。1931年至1937年東北軍民的抗戰被寫入抗戰史,並在高中歷史教材中呈現。二是提出建設青藏鐵路二期工程的建議。作為曾經的鐵路人,我父親帶領民革的同志深入調研論証,向全國政協提交提案,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在民革中央的積極推動下,2000年中央決定由青海修進藏鐵路,開工典禮的那天,我父親激動得不停地流淚。三是呼吁在青海建設國家公園。兩次做客中央台,闡述青海的生態地位和建設國家公園的重要意義,在周鐵農主席、萬鄂湘主席和鄭建邦主席的支持下,建言得到採納。我父親說: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有著無比的優越性,能夠通過民主程序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在多黨合作的舞台上我們可以大有作為。

心中有光、腳下有路。祖父輩們的愛國情懷和奮斗精神一路伴隨著我前行。自我加入民革以來,民革前輩們給了我很多的教誨和鼓勵,我深感責任重大。

作為新一代的民革人,我深切認識到,要傳承好這份厚重的愛國情懷,一定要堅定地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民革先輩的正確歷史選擇,更是我們民革青年黨員堅定的政治信念,這就是我心中堅守的光!

作為新一代的民革人,我深切認識到,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偉大的政治創造,我們要與前輩們一樣,堅守多黨合作的初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大道同行!

作為新一代民革人,我積極投身於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洪流,用實際行動和工作業績做好傳承。作為國家能源集團一線的青年員工,我始終把“實干、奉獻、創新、爭先”作為責任和情懷,積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將青海省打造成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指示,與我的故鄉青海聯動,驅車三千余裡的海西茫崖,與日月同行,隻為實勘風機選址的方位﹔奔赴海拔四千余米的海北剛察,與天地相近,隻為探查風場規劃的高點。在前輩們的教導下,我深知:在所從事的領域建功立業,將個人理想融入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偉業中,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民革黨員的光榮稱號,這就是我腳下的路!

專題推薦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