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在這風雨兼程、篳路藍縷的75年光輝歷程中,一代又一代的民革人前仆后繼,初心不改、信念堅定、腳步堅實,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並肩而行,以崇高的道德風范、優秀的個人品質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引領我們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進程中,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懷和擔當,奉獻了自己的一生,無怨無悔!
艱難歲月攜手共進,平凡崗位書寫伉儷傳奇
思緒從記憶裡拉長至1954年的冬天,陝北大雪封山,一位24歲剛從四川師范學院畢業的南方姑娘,堅定放棄了西安高校的優越條件,輾轉火車、汽車和馬車十幾天,終於來到了延安,一路目睹了從繁華到窮困、從平原至山峁溝壑,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但因為有為之向往的愛情和信仰,苦也是甜!誰能想到,這一扎根,便是一生!2020年的冬天,年關將近,延安又是一場大雪,天寒地凍,我們代表單位去慰問已九十二歲的民革黨員徐廷宗。老人收拾得干淨利落,坐在輪椅上,一口濃重難懂的四川方言,表達已不很清晰,需要女兒在旁作為翻譯。語言不能阻隔我們彼此相通的心意,講了很多,有句話讓我一直銘記在心:組織讓我老有所依、心有所歸!這不正是我們加入民革的初衷嗎?民革黨員徐廷宗,出生於四川省樂山縣臨江鄉富裕的民族資本主義家庭,自幼聰明伶俐、勤奮好學、成績優異。1948年至1949年間就讀於四川成都黃浦中學,與當時在黃埔軍校任教的丈夫盧崇性相識、相戀、結婚。1949年國民黨軍隊敗退台灣時,因對當時以蔣介石為總統的國民政府極度失望而拒絕跟隨,並自行組織護衛隊迎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成都。1953年,盧老自願放棄了留在西安任職的機會,懷揣著對革命老區的無限向往,義無反顧地來到了延安,並於第二年動員妻子和孩子北上,夫唱婦隨,在延安師范任教,從此,夫妻二人將畢生所學和精力盡數投身於延安的教育事業,為延安培養了無數優秀的人才。
1986年,盧老作為最早籌建延安民革組織的發起人之一,為延安民革的正式成立和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受丈夫影響,妻子徐老於1986年加入民革組織,從1955年至1989年,在四十多年的執教生涯中,致力於漢語語言教學工作,造詣深厚。曾編寫《小學語文教材教法》、現代漢語教學大綱及教材,為延安教育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曾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三八紅旗手”等。特殊年月,因身份問題,曾受到嚴重的不公平待遇,但兩位老人始終保持著對中國共產黨的敬仰、對黨派的熱情、對工作孜孜不倦地奉獻和對生活的無限熱愛,用平凡而榮光的一生書寫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傳奇,既是良師又是益友﹔以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崗位精神完美詮釋了民革黨員踐行初心使命的生動實踐,為我們更多的年輕黨員樹立了光輝典范。
民革組織的關懷真摯而充滿情懷,溫暖人心、給予人追隨的勇氣。新時代、新征程、新使命,我們唯有凝聚更廣的人心,匯集更強的力量,引領更多民革黨員積極主動投身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熱潮中,立足本職平凡的崗位,以排頭兵的姿態和主力軍的擔當,做好新時代祖國發展的參與者和建設者,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使命牢牢記在心間、扛在肩頭、落實在行動中,切實將為民辦實事做實做細做好。
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率先垂范盡顯責任擔當
“從來沒有什麼從天而降的英雄,隻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抗擊新冠疫情三年,省政協常委、省醫學會副會長、延安市政協原副主席、民革延安市委會原主委藺廣東,曾作為延安市人民醫院院長,義無反顧地堅守在抗疫一線,用朴實無華的行動詮釋了民革領導人的“硬核擔當”。當無情的病毒在華夏大地上開始肆意橫行,恐慌在全國人民心中蔓延,他始終堅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用“堅持到底就是勝利”的堅定信念和勇氣帶領全院醫護人員沖鋒在抗疫的第一線。作為全市醫療救治組組長、全市衛健系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他堅決貫徹中央、省、市疫情防控工作相關規定,不折不扣落實相關政策,嚴格防控布局,規范建設、落實預檢分診,發熱門診,全面加強對醫護人員的“內行”化培養,確保“非戰斗減員”情況的發生。他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深入疫情一線,進行檢查和動員。24小時待命,半夜巡查,親自指揮疏導解決密接、次密接人員的隔離安置問題已成為工作新常態。當記憶的閘門打開,往日情景歷歷在目,他說真是百感交集、五味雜陳。2020年武漢疫情突然暴發之時,情況不明,人心畏懼,過年的喜慶氛圍還沒來得及鋪天蓋地散開,除夕夜便作了支援武漢的大動員。那一刻,“舍小家為大家”絕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當夜便齊齊整整擺放在院長辦公桌上的606份摁著紅手印主動請纓的戰書,是全院醫護人員“國有難、召必回、戰必勝”的堅定信念!最終,2位政治過硬、業務精湛、責任心強的科室骨干被選出。正月初一,作為院長的他親自帶領醫院全體領導班子成員為出征的“白衣戰士”餞行,在場的人無一不紛紛落淚。在本應闔家團圓、繞膝承歡、放鞭炮吃餃子的美好祥和日子裡,為了守護正處於危難之中的生命群體逆向而行,抱著必勝的信念,也做好了犧牲的准備!
“疫情當前、人人有責”,他以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擔當,帶領全市民革黨員參與到抗疫的“人民戰爭”中,書寫了新時代的家國情懷。人言道:強將手下無弱兵,在3年艱難的抗疫過程中,28名在醫院工作的民革黨員始終堅定忘我地奮戰在抗疫一線,多名黨員參與了馳援武漢、西安、海南、榆林等地抗疫援外工作,約有200名民革黨員奮戰在抗戰的各條戰線上,捐款捐物約50多萬元。他們的精神受到民革中央肯定,藺廣東、蔣廷嬋、崔莉同志被民革中央授予“民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他們的事跡被傳頌,“紅醫精神”再一次在延安被生動續寫。
疫情散去,他秉持“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理念和思維,為疾病防控基層網底建設、現代醫改制度全面落地、“健康延安”、鄉村振興、產業發展、醫養結合等關乎百姓切實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作深入調研,積極建言獻策,形成調研報告10余篇。《關於加強校長教師兩支隊伍建設的調研報告》獲得2023年全省政協系統優秀調研成果,《爭取銀延鄭鐵路建設,助推西北地區繁榮》社情民意信息被採用,並獲省政協2023年度優秀社情民意,“關於延安市中藥產業體系建設與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參加了省政協的專題協商。“路雖長,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隻要出發點是正確的,為了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他對自己的辛勞奔走總結的輕描淡寫,卻令人動容。
作為新時代的民革人,講政治、守規矩、重團結、干實事是我們的工作總要求,率先垂范、以身作則的為民情懷,在民革一代又一代人身上得到充分彰顯,舍身忘我、忠誠擔當的奉獻精神,在民革黨員的身上被接續踐行,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刻,民革全黨用行動畫出了最美同心圓,奏響了最強和諧曲。
2020年,一批來自上海黃浦區的民革黨員在延安考察學習,他們無比驚嘆和感慨眼前這座有著深厚歷史底蘊和紅色文化傳承的現代化城市。陝西早已告別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落后局面,以日新月異的新姿態成為西部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民革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充分發揮組織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開拓進取的時代精神,引領各行各業民革黨員,身體力行,崗位奉獻,在陝西經濟社會的建設發展過程中作出了積極貢獻。
12年前,我因仰慕老一輩民革領導人在國難當頭之際決然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的情懷而加入民革,12年以來,當我一次又一次地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民革的各界黨員,越發慶幸曾經的選擇。榜樣之精神照亮我奮進的道路,再一次堅定我前行的決心和信心。
路漫漫其修遠兮,唯有隻爭朝夕,方能不負韶華!作為民革黨員中的青年一代,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75年前,民革作為率先響應“五一口號”,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參政黨組織,團結帶領全體廣大黨員繼承和發揚孫中山先生愛國、革命和不斷進步的精神,始終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共同見証、共同參與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光輝歷程並作出了重要貢獻。重溫這段光輝的歷程,是我們奮進新時代的不竭動力﹔發揚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是我們踐行新使命的力量之源﹔堅持“人民至上”原則,是我們永恆不變的價值底色。努力將民革建設成為政治堅定、組織堅實、履職有力、作風優良、制度健全的高素質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程中,唯有更好地賡續多黨合作優良傳統,凝聚奮進力量,以更堅定的政治站位、全新的履職形象,崇高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爭做新時代發展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為譜寫陝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書寫民革的時代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