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2024>>與祖國共成長、與民革同奮進>>三等獎
唐遠廷:不寄思心與明月  隨“波”已到蜀鄉中         2024年11月29日14:55

我是一個四川人,上個世紀末,從川中一個小縣城來到了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入職於廣東省江門市的一所完全中學。

作為背井離鄉者,不管你當初遠離故土的決定如何決絕,也不管你的意志是如何的堅強,隻要你是在外的游子,雖然能理解家鄉先賢蘇軾“吾心安處即家鄉”之語,但實際上,久而久之,游子就沒有不思鄉思親的!那種“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千載思心,永遠是你內心深處最為軟弱和易脆的所在。

我也一樣!

從家鄉到異地時,家中還有年邁的父母,雖然他們身體還好,但也總免不了有什麼事?身體總也會偶爾有點這樣那樣的小恙,即使沒有這些意外,也總得時不時問候一下,或者是父母會關心孫子呢。

雖然已經快到二十一世紀了,我國郵政業也很發達,但對於廣大鄉村而言,農人收信還是得靠自己“趕集”時到鄉公所(或是鎮上)的郵電局去取信件。而一封信從廣東江門的鄉鎮上“走到”川中我家鄉的小鎮上,最快也要一周時間,沒啥急事,平時的問候倒也無所謂,如果有急事,就算“發電報”也是相當費力氣。

更要命的是,我父母因為時代的局限,不識字。我的信件到了他們手裡,他們還得找人代讀,然后找人代寫。對他們而言,要給自己兒子孫子說說事兒,在那時實在是一件十分奢侈與難得的事情。要是家中有什麼急切的事情,去郵電局拍“電報”倒是可以快一點,但對於不識字的老人,這也相當不易﹔還有,那價錢,對於農村老人家而言,實在是不容易承擔得起的。

不過,當時電話已經開始興起,在珠三角,公用電話倒是已經很多了,即使是鄉鎮。問題是家裡必須也要鎮上才有人經營“公用電話”,雖說當時價格相當不便宜,但畢竟快捷,且對於不識字的父母而言,總是可以“不求人”了。然而,公用電話有一個最大的問題便是雙方必須先約定時間,不可能在街邊等一兩個小時吧?所以,即使是如此,實際上還是很不方便,一年也難得通話三五次,遇到比較急迫的事情還是得“電報”聯系。

當時也已經可以私人安裝“座機”(固定電話)了。但問題也多,一是申請安裝要排隊等候,從申請到批准要有很長的時間,更為要命的是“太貴”——當時我一個月的工資不到一千元,而安裝一部固定電話要三千多元,且不說通話(包括撥接電話)都是按分鐘計費的,每個月還有價格不菲的“座機費”。

雖然父母那邊還是隻能用公共電話,但如果我自己有電話,他們給我打電話至少可以不用約時間了,他們什麼時候到鎮裡的公共電話給我打電話都可以了,不至於很多時候打通了還得等這邊公共電話“叫人”——很多時候還不一定恰好就在家。於是,來廣東半年后,不管經濟條件如何,也不管價錢如何,我便向電信局申請了安裝一部電話。

花了三千多塊錢,等了半年的時間,我終於有了一部屬於自己的“電話”了。第一次通過自己的電話向父親問候聊天時,心中實在是有些激動。也聽得出父親在電話那頭的哽咽……父母終於可以在他們自己方便的時候比較順利地找到我了,心中釋然了不少。

幸福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一晃,四五年很快就過去了。這四五年間,個人通訊工具的發展真是一日千裡——安裝座機不再“排隊”了,也不用繳納幾千元的“安裝費”,雖然固話“座機費”還沒取消,但由過去的撥接“雙向收費”變成了只是撥打收費、接聽不收費用的“單向收費”了。老家鎮上的朋友也有私人電話了,我與父母的聯系雖然會打擾朋友,但畢竟方便多了。

又過了一兩年,老家的變化也大了,近鄉鎮周圍兩三裡范圍內的鄉村也拉上了電話線,可以安裝電話了——我家正好在這個范圍之內。於是咬咬牙,決心給住在鄉下的父母安裝一部電話——雖然當時鄉村安裝電話的費用還很高,每月的“固話費”也不少。給父母說的時候,一開始父母是不同意的,那費用對他們而言還是“很大一筆”的——雖然是我按月付費,但父親是知道大概的價錢的,認為那麼高的費用不但“不值得”,甚至覺得那就是一種“浪費”。

當然,最后經我“連蒙帶騙”,電話安裝上了。價錢是其次的,至少可以隨時和父母保持聯系了——當然,一般情況下,父母是不會主動給我打電話的,他們知道那個“價錢”很不低。絕大多數都是我們這邊打過去。以前在父母身邊,父母很多話,現在在電話裡,看得出他們是盡量少說。只是在我兒子和他們通話時會多聊幾句——老人家畢竟是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再說了,農村掙點錢還是很不容易,一兩塊一次的通話費用,他們還是覺得很是“奢侈”的。

到了本世紀初的幾年,國家發展更快了,手機(當時還是“小靈通”)已經興起。與父母的聯系方便多了,同時固話每月的“座機”費也取消了,父母也會有事無事地打個電話過來,說說家鄉的張家李家事兒,說說家裡的豬牛雞狗,說說家裡的庄稼水果的收成等等瑣碎事,或者談談村裡熟悉人的狀況,聽得出,父母非常高興。

又過了幾年,電訊事業的飛速發展,“小靈通”在城市基本被淘汰出局了,他們便去農村佔領陣地。我家鄉農村便興起一股“小靈通”熱潮——不管有沒有需要,手上拿一部“手機”,至少表現了一種“時尚”與“身份”。我父母已經是七十多了,當然不會去跟這種“時髦”。但我還是勸他們也買一部(當然是我拿錢)。父母死活不同意,先是說不會用,后又說難得保管——那麼貴重,不懂弄壞了會太心疼。最后架不住我的若磨硬泡,倒是“領”了一部——我是通過家鄉朋友購買的,給父母說是小靈通公司搞活動贈送的,這樣就會減輕他們一點心理負擔,終於可以隨時隨地和父母聯系了。

科技迅速發展,國家發展一日千裡,手機的功能日臻完善,電話終於由純粹的“通話”功能發展到可“視頻”了。於是,又開始說服父母換“智能”手機。但這一次,無能如何父母都不同意了,說是沒法用,學不懂——這也是事實,父母年已七旬,哪能弄得懂這些現代科技的東西。

不過,村裡畢竟還有年輕人,自己的堂兄弟堂姐妹也在一個村,雖然父母自己不能用“高科技”,但平時在侄兒侄女處閑談聊天的時候,弟兄姐妹們也會給自己通話“視頻”一下,讓父母通過視頻和我們一家見見面,說說話。我這邊也經常約好兄弟姐妹們,在中午晚上農閑時節,和他們視個頻,聊會兒天。

雖然眼看著父母一天天老了,但因為國家的發展,科技的騰飛,千山萬水被電波征服,隻要沒有什麼大事,父母也就如同在身邊,雖“遠游”,但並不感到“遠離”。

不是國家安定與發展,不是國家對民生的重視,我們這些游子或許並不像今天這樣可以一方面“陪同”父母,一方面搞好自己的事業。

我們六十年代的一代人是有幸的,見証了新中國逐步走向強大,更見証了改革開放四十年國家的興旺發達,一步一個腳印地從一個勝利走向又一個勝利,從強大走向更強大﹔更見証了中國 “兩個百年”的偉大發展,見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我們堅信,我們的未來一定無比輝煌,一定屹立於世界東方!

專題推薦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