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2024>>與祖國共成長、與民革同奮進>>三等獎
何大煊:銀幕后的青春 光影中的祖國         2024年11月29日15:30

75載風雨兼程,75載輝煌巨變,祖國以她獨有的方式訴說著發展的故事,而我也有幸在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中。回望過去,我與祖國共同成長的每一步,都如同電影般一幕幕在眼前回放。其中,最令我難忘的,便是我擔任電影宣傳員的那段時光。

1963年,21歲的我參加工作。期間,我先后在浙江台州臨海總工會、工人文化宮、臨海文化館等單位任職。參與各種大型展覽、下鄉辦“村史”展覽、設計繪制展板、宣傳祖國大好河山,全靠全手工制作,我也因此鍛煉了一手熟練的美術技巧,也為我后來成為一名電影人奠定了基礎。

1971年,我被抽調到臨海電影事業管理站擔任宣傳員,從此與電影結下了一生之緣。宣傳櫥窗是當時政府和影院陣地宣傳的重要形式。上世紀八十年代,臨海城關各影院和集鎮影院都設有自己的電影宣傳櫥窗。櫥窗宣傳以張貼黨委政府的重要信息、電影海報、電影劇照為主,同時也張貼當月各部影片排映時間和主要演職人員,有時還會張貼一些影評文章等等。我作為宣傳員會對櫥衡版面排列作些設計,力圖構思精美、版面豐富,這些全憑獨手手繪。九十年代,台州電影院的櫥窗設計創全省之先,得到省電影公司的表揚(《浙江省電影志》有記載)。電影事業管理站在此基礎上於1979年創建了《台州影壇》月刊,由我主負責這項工作,每月一期共出版發行了六十六期,遠銷全國27個省市200多家放映單位。據相關資料統計,臨海城關地區每十人持有一份《台州影壇》,風靡一時,本人也榮獲台州地區電影室傳畫一等獎。

20世紀九十年代之前,幻燈宣傳是每場電影放映前必不可少的宣傳形式,既能幫助觀眾看懂看好電影,又能結合黨在各個階段的中心工作和有關方針政策的宣傳,是當時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改制后的臨海市電影公司對映前幻燈宣傳一貫重視,基本上每年舉辦一次集中幻燈觀摩表演,會上快板、道情、順口溜各顯神通,配上圖文並茂的幻燈內容,更顯豐富多彩。20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臨海縣電影發行放映公司開始自己繪制片頭畫,我也作為單位主力積極參與其中。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全黨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我和我的同事把對偉大祖國的無限熱愛,把個人的愛國夢想匯入時代洪流,一起編印了41套幻燈片、10多份中共專題宣傳題材和10000多份宣傳提綱,同心踔厲宣傳家國情懷和黨委政府的政策,把三中全會精神宣傳到家喻戶曉,受到各級好評,本人也榮獲台州地區幻燈宣傳一等獎。

1993年9月我有幸加入民革組織並立足本職工作,積極投身民革各項工作中去。1996年1月21日(臨近新春佳節)民革臨海支部開展“迎新春 送溫暖”活動,我寫了大紅橫幅,懸挂在最繁華那條街道上,吸引了大批群眾關注,由我們民革臨海支部企業家黨員出資2萬元人民幣分發給臨海城關地區100戶特困戶每戶100市斤大米、100元現金,活動搞得非常活躍,特困戶高高興興、有序領取了大米和人民幣,群眾簇擁觀看,一時間人山人海。

由於群眾對統一戰線意識淡薄,對民主黨派甚至不曉得,以為是國民黨在分發大米、鈔票,群眾舉報后市公安局趕到現場,后經時任主委陸冬及時解釋,才消除了誤會。這一切情景都深深刻在我腦海裡,我立馬撰寫多篇提案,關於給群眾更多的民主黨派工作的宣傳,在政治思想上、在群眾生活中增添民革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致力於祖國統一事業的建議。經民革臨海支部班子不斷努力與中共黨委政府的溝通,同意在市區繁華路段的巾山西路和赤城路口設立民革臨海支部宣傳櫥窗。1996年11月12日,臨海(台州)民主黨派首個宣傳櫥窗,也是目前台州民主黨派在市區主干道上的唯一宣傳櫥窗,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30周年紀念日建成。該櫥窗正面布置《團結報》《聯誼報》,背后張貼黨委政府的重大政策和宣傳,八個民主黨派介紹,特別展現民革臨海支部活動情況的資料,宣示民革不忘合作初心、筑夢偉大時代,堅定不移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信念和決心,對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美好憧憬,深受群眾駐足閱讀和好評。當時許多外地民革組織得知后也想效仿,紛紛來電來信學習。當時由我繪制出宣傳窗的正面圖、側面圖、立面圖並標出尺寸、樣式、造價等,民革臨海支部一一寄出,得到兄弟黨派的贊嘆和羨慕。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進入新世紀的祖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影事業也同樣緊隨變化。我親歷了從手繪巨幅電影宣傳畫到電腦噴繪巨幅宣傳畫,從單一的紅色電影、樣板戲曲為主到現在的各類經典大片,從城市翻山越嶺到偏遠農村播放,從放映場地簡陋到繁華,從無設備降溫到手動降溫再到電風扇和中央空調,從電影畫面黑白到彩色影片,從銀幕普通布幕到金屬幕,從影片普通方格片到遮幅式影片再到寬銀幕影片,從平面影像畫面到立體影像再到身在其境的3D.4D互動電影,音響從普通擴音到杜比立體聲音響再到SR一D數碼立體聲音響,放映光源從放映燈泡到炭棒再到新光源,從人工售票到電腦售票,從35毫米膠片市區影院放映,到區鄉隻有一台16毫米膠片輪回到農村放映,再到每個公社都有8.75毫米膠片播映,而后的影碟式放映,直至如今的數字化放映模式,電影時代的發展跟著祖國共成長。

曾經,20多歲的我是青澀的電影宣傳者﹔現在,32年黨齡的我是民革同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肝膽相照的見証者﹔如今,83歲的我是祖國電影事業蓬勃發展的親歷者。每當看到一部部優秀的國產電影在國際上獲獎,每當聽到觀眾們對國產電影的熱烈討論和高度評價,我都會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欣慰。因為我知道,這不僅僅是對電影本身的認可,更是對我們國家文化宣傳軟實力的肯定。

電影不僅記錄了時代的發展,也見証了我與民革同奮進的足跡。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想對年輕的民革黨員說: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不忘合作初心、筑夢偉大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是國家歷史的見証者、參與者,目光所至皆華夏,五星閃耀皆信仰。讓我們攜手共進,堅定不移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信念和決心,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祖國的明天將更加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專題推薦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