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稿件上傳>>民革湖北
鑽向深海更深處,讓“夢想”遠航——民革黨員寧伏龍教授帶領團隊助力“夢想”號建成入列     中國地質大學    2024年12月02日15:18

習近平總書記祝賀“夢想”號大洋鑽探船建成入列

11月17日,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在廣東廣州正式入列,標志著我國深海探測關鍵技術裝備取得重大突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表示熱烈祝賀。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指出,“夢想”號海試成功並正式入列,標志著我國在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是建設海洋強國、科技強國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夢想”號鑽採系統國際領先,最大鑽深可達11000米,具備4種鑽探模式和3種取心方式,有望助力全球科學家實現“打穿地殼、進入地球深部”的科學夢想,為我國深海資源勘探、關鍵技術裝備研發以及全球科學家開展大洋科學鑽探研究提供重大平台支撐。

“夢想”號大洋鑽探船總長179.8米、寬32.8米,排水量42600噸,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申報立項,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負責具體組織實施,聯合中國船舶集團等多家單位完成設計建造任務。

“夢想”號中的地大力量

“夢想”號海試成功並正式入列,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向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發來感謝信,對學校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支持“夢想”號建設表示感謝。

感謝信中指出,民革黨員寧伏龍教授帶領團隊,對項目立項論証給予支持和幫助,為“夢想”號研制全球首套智能船載岩心轉運系統,攻克多項技術難題,高質量完成該系統的設計、制造、安裝和海試等工作,為“夢想”號順利建成作出重要貢獻。

11月26日,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顏成義代表中國地質調查局向學校轉交感謝信,並向學校贈送“夢想號”大洋鑽探船船模。

寧伏龍教授參加大洋鑽探船海試,在岩心轉運系統現場工作

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寧伏龍教授帶領團隊主要參與了“夢想”號鑽探船部分設計,承擔了“夢想”號智能船載岩心轉運系統設計、制造、安裝和海試工作。寧伏龍教授領銜,校工程學院、海洋學院、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自動化學院、計算機學院5個學院10余名專家、學生,以及10余個工業界合作伙伴,歷經1200多個日夜打拼,攻克了首套智能船載岩心轉運系統的4大設計難題,研發了5大類45項關鍵技術和9套核心裝備,建成了全球第一套智能船載岩心轉運系統。

“3年多來我們爬了設計、生產和安裝調試這三座大山。每一座大山都爬的異常艱難,但我們沒有放棄!”寧伏龍表示,“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堅強領導下,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團隊踐行地大精神,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深厚的報國情懷為支撐,發揚習近平總書記賀信中的開拓創新、團結協作、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的精神,克服時間緊、經費少、任務重、經驗無的多重挑戰,最終建成了全球第一套智能船載岩心轉運系統。”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