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2025>>2025年民革參政議政專題>>履職故事
劉啟芳委員:深耕邊疆沃土 書寫興邊富民新篇章         2025年03月04日14:37

吉林省延吉市岐新村“吉善同心圓”一家親食堂內,劉啟芳(左)與當地群眾話家常。

我工作在邊疆地區的最基層、第一線,離群眾近、離問題近。身為一名長期工作在邊疆地區的社會工作者、志願者,深知社會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和人民幸福安康,履職盡責,服務好邊疆地區群眾,我責無旁貸。

2024年,結合興邊富民的公益項目,我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策勒縣開展調研,深入了解社會組織在邊疆社會治理工作中發揮的作用及其面臨的具體挑戰。

掌握第一手資料,收集到真實情況后,我在全國政協“加強和創新邊境地區基層社會治理”遠程協商會上作專題發言,把問題和建議從邊疆帶到了北京,為各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了參考。

作為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的全國政協委員,我根據在吉林白山人參產地和人參產品加工企業的調研,提出加強人參種植、加工相關職業技能培訓,讓農民掌握技能,在家門口就業的相關提案,提案已經在按計劃抓緊落實。

一年的履職經歷,讓我有了更為深刻而真切的體會:‌隻有讓自己的鞋底真正沾滿邊疆的泥土,提案才能蘊含著深厚的溫度﹔隻有將邊疆群眾的期盼時刻揣在心裡,履職盡責才能切實助力興邊富民的事業‌。

在這一年裡,我深入邊疆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崎嶇的山路還是泥濘的田埂,都留下了我的足跡。每一次的實地走訪,都讓我更加貼近邊疆群眾的生活,更加深刻地理解他們的需求和期盼。那些關於改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促進產業發展的聲音,如同涓涓細流,匯聚成我提案中的每一個字句。

策勒縣是鄉村振興、興邊富民的主戰場之一。在2024年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工程的關鍵時刻,我組織開展了“一顆棗、一條心、一家親”的公益活動。在此期間,我們充分利用社會組織的優勢,匯聚了包括幾十家國企和民企負責人以及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在內的多方力量,一同深入到阿日希村的田間地頭。通過與農業合作社的緊密合作,我們以消費振興為核心策略,成功將策勒大棗推廣至全國20多個省市,不僅為當地農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增長,還以公益的形式完善了農產品商品化的各個流程。這一舉措為阿日希村的產業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還與上海的基金會合作,共同發起名為“同心圓——慈慧科技教室”的公益項目,並正式加入到對口援建的行列之中。該項目致力於將上海豐富的教育資源引入邊疆地區,進一步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讓語言文字成為連接不同民族心靈的橋梁。

身為全國政協委員,我深感榮幸能與邊疆群眾同吃同住,傾聽他們的心聲與訴求,更有機會將我的履職成果直接書寫在興邊富民的實踐一線。展望未來,我將持續以邊疆發展的見証者、積極參與者和有力推動者的身份,堅守初心,矢志不渝,始終站在國家最需要的地方,為邊疆的繁榮與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吉林省公益慈善基金會會長 劉啟芳)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