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2025>>2025年民革參政議政專題>>代表委員建言
夏先鵬委員:建議出台法律保護我國企業海外資產         2025年03月05日09:56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衛琳)近幾年,越來越多中國企業赴海外投資建廠,掀起新一輪“出海”浪潮,如何保護中國企業的海外資產?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住廈全國政協常委、民革福建省委會主委夏先鵬建議出台《海外投資保護法》,為企業“出海”保駕護航。

據商務部、外匯局統計,2024年,我國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1159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3%。其中,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1個國家和地區的9400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投資10244.5億元人民幣,增長11.7%。我國對外投資合作總體呈現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為全球經濟復蘇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夏先鵬在調研中發現,近年來海外安全形勢日趨復雜,部分國家和地區由於政局不穩,中國企業“出海”需要應對知識產權保護、適應當地監管法規等問題,目前相關服務保障不足﹔合法、正規、便捷的金融服務渠道不足,影響境外資產回流。

夏先鵬建議,盡快探索制定適用於新時代中國企業“出海”保障的《海外投資保護法》,為應對外國無理制裁打壓中企、保護我國企業海外投資合法權益提供法律依據,如明確通過國家行政機關或經濟、商業研究機構為海外投資者提供東道國潛在或現實的投資資訊,提供項目評估服務或資助﹔政府通過金融機構對海外投資項目提供優惠金融服務﹔對海外投資提供技術培訓、咨詢或其他經濟援助﹔對海外投資者因當地戰爭、內亂或其他政治因素造成的損失,如資金凍結、財產毀壞和國有化等提供保險。

在優化海外企業資金回流途徑上,夏先鵬提出,可探索運用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特別是利用分布式賬本技術、跨鏈技術和智能合約功能,實現境外匯款、繳稅、入庫等跨境電子業務“一站式”線上辦理﹔應用“貨幣橋”(mBridge)平台開展跨境支付業務,通過覆蓋不同司法轄區和多種貨幣,探索推廣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實現秒級到賬、成本更低和更安全的跨境支付和結算,方便跨境資金流動,助力中國企業高質量“出海”。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