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2025>>2025年民革參政議政專題>>履職故事
孔維克委員:以畫為媒 繪就鄉村文化振興新圖景         2025年03月05日10:02

“這是我2024年到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寫生時繪制的鉛筆素描,這裡是一座玻璃建筑,在裡面看風景十分優美,當地的旅游業近年來發展得越來越成熟。”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畫院院長孔維克告訴記者,納雍縣曾是貴州省貧困程度較深的地區,在民革中央的幫扶規劃下,黨派成員積極參與建設。目前,該縣已步入鄉村振興新階段。

圖為孔維克展示在納雍縣寫生創作的作品。中新網記者呂妍 攝

過去一年裡,孔維克將藝術創作與履職緊密結合,在鄉村文化振興、兩岸交流等多個領域積極作為。2024年,他帶領民革中央畫院的畫家團隊走進納雍縣,開展了一系列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活動。孔維克在納雍縣為當地教師開展講座,傳遞美術育人的理念。為了這次培訓,孔維克專門寄去200余本畫冊,贈送現場參與的老師。

在助力納雍縣文化品牌提升方面,孔維克及團隊了解到當地特產“竹蓀月餅”質量及口感都不錯,值得走出大山向全國推廣,但包裝設計相對缺乏新意及地方風情文化元素。孔維克主動與廠家座談,為產品進行整體策劃,撰寫廣告詞,參與手提袋和內外包裝盒的設計。

孔維克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苗族蘆笙舞“滾山珠”作為主形象,紅彤彤的底色加上三句推廣詞“這是伴著苗歌手工制作的味道,這是來自大山的問候,這是帶著綠色穿越而來的禮物”,充溢著濃濃的民族風、大山情,深受廠家歡迎,為納雍縣文化產業振興助力。“未來,我將繼續關注納雍縣的發展,計劃與當地合作開辦藝術展覽,若有合適契機,將持續從文化浸潤角度為當地發展貢獻力量。”孔維克說。

孔維克介紹說,2024年,民革中央畫院和地方聯合舉辦了多場海峽兩岸書畫活動。在甘肅,舉辦海峽兩岸共同紀念文化始祖伏羲的活動,邀請兩岸畫家開展展覽和繪畫交流,增進藝術交流與文化認同。在無錫,舉辦海峽兩岸共繪一幅畫活動,兩岸畫家手繪一幅山水畫。

圖為孔維克與台灣畫家共同繪制作品。受訪者 供圖

關切兩岸互動往來,他認為,爭取島內年輕一代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至關重要,應邀請更多台灣青年到大陸,增進了解。同時,建議通過網絡社交媒體建立共同興趣群組等方式,進一步拉近兩岸年輕人的距離。

今年,孔維克的提案關注文化與民生兩大領域。民生方面,他聚焦民宿、中醫藥、騷擾電話等民生問題﹔文化領域,孔維克提出關於傳統文化尤其是孔子文化、儒家文化落地轉化的建議。他指出,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如何轉化為當代生活的應用,讓傳統文化“活起來”,是亟待解決的課題。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