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2025>>2025年民革參政議政專題>>代表委員建言
張學武代表:創立全球消費者品牌 提升消費質量         2025年03月06日10:33

財聯社訊(記者 吳蔚玲 黃路)在經濟發展的進程中,消費始終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近年來,中國消費品牌加速融入全球市場,消費者的消費理念也發生了顯著轉變。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002847.SZ)董事長張學武提出建議,加速打造中國風味,創立全球消費者品牌,同時提升消費質量,讓內需活起來。

創立全球消費者品牌

在國家勢能上升和全球消費升級兩大紅利共同推動下,中國風味走向全球迎來戰略機遇。

張學武提到,當下我國工業產值佔全球的 35%,已具備全產業鏈整合能力。與此同時,全球消費掀起 " 口味革命 ":北美辣味零食市場規模突破 500 億美元,同比增長 28%﹔東南亞市場相關品類連續 3 年增長超 40%。

以鹽津鋪子為例,公司魔芋零食在泰國市場月銷售額達 1500 萬元,展現出魔芋品類的巨大市場潛力。

他同時關注到,雖然中國風味在全球化進程中趨勢向好,但品牌價值、標准話語權、供應鏈安全、本土化運營等四大關鍵短板依然突出。

" 全球零食品牌百強僅 3 家中國企業,國際品牌通過‘中國制造’攫取高額溢價,如卡樂比薯片中國代工企業毛利率不足 20%,而其品牌毛利高達 65%。" 張學武表示。

為此,他建議,第一,探索全球消費者品牌塑造。建議國家優先在 RCEP 成員國建立 5 個以上品牌根據地,通過重點市場三年深耕計劃,打造品牌國際化示范樣本﹔將中國風味納入 " 一帶一路 " 國際合作高峰框架,每年選定 3 個重點國家舉辦中國風味交流活動,打造 " 全球風味文化節 "。打破當前歐美主流消費市場牢不可破的競爭格局。

第二,構建中國風味標准戰略體系。由市場監管總局主導立項,牽頭制定《中國風味標准化體系》,明確 " 中國風味 " 定義、分類及評價指標,設立相關行業標准,推動國際標准互認,讓中國風味在國際舞台上擁有 " 話語權 "。

第三,以研發躍遷強化科技閉環。建議科技部牽頭實施 " 風味科學攀登計劃 ",推進核心技術攻堅,鼓勵頭部企業聯合江南大學等院所組建 " 中國風味科學實驗室 ",重點突破魔芋、豆制品等本土優勢風味品類,建立 " 健康中國風味 " 認知標簽﹔在國際舞台上實現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華麗轉身。

第四,推動品牌全球本土化建設。建議商務部建設區域性國際產能合作示范區,在 RCEP 框架下建立東南亞食品工業園,聯合本土企業形成全鏈條集群﹔支持企業在海外建設本土化生產基地,加強消費者洞察研究,合作開發跨文化爆品﹔支持企業收購海外本土品牌,提升屬地員工佔比。

提升消費質量

對外加速出海,對內張學武建議提升消費質量。他認為,隨著生活水平提升,消費者的消費理念發生了顯著轉變,質量消費已成為消費升級的主旋律。

近年來,一些新型零售模式在國內市場取得了顯著的發展。如山姆、開市客等會員制商超,憑借豐富的商品種類、高品質的產品以及獨特的會員服務,吸引了大量消費者﹔胖東來以其極致的服務和對商品品質的嚴格把控,在河南乃至全國都贏得了良好的口碑,成為消費者信賴的購物場所。盒馬則主打高品質生鮮和進口商品,精准地滿足了消費者對於高品質生活的追求。

張學武表示,這些都表明消費者願意為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買單,提升消費質量能夠創造新的消費需求。

他建議,政府制定嚴格的市場准入標准,對產品的質量、安全、環保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限制不符合標准的劣質產品進入市場,從源頭上保障市場的產品質量。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對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的監督檢查,提高企業的違法成本。

他還提出,產品力是企業立足的根本。建議政府設立專項研發基金,對制造企業的技術創新項目給與資金支持,按研發項目的重要性和創新性給予不同比例的補貼。

他同時建議,從制度和監管層面入手,整治 " 內卷式 " 競爭﹔將個稅起征點提升至 1 萬元,增加普通收入人群的實際收益,提振消費信心﹔強化行業自律,共同探索創新發展的道路,實現互利共贏。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