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托,趙樂際委員長向大會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全國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副主席、浙江省委會主委,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晶在現場聆聽了報告,並在3月8日下午代表團會議上發言 。
趙樂際委員長所作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政治站位高,戰略指向明,改革意識強,通篇貫穿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和落實到人大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是一個高舉旗幟、彰顯制度優勢的政治報告﹔是一個實干作為、彰顯制度自信的時代報告﹔是一個改革創新、彰顯制度活力的務實報告。我完全贊同這個報告。
過去一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以憲法為基、以改革為楫、以民意為舟,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決策部署,有幾方面的深刻印象:
一、更加注重政治忠誠鑄根本,勇當踐行“兩個維護”第一方陣。始終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活動,加強憲法理論研究和宣傳教育,在修訂監督法和監察法、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等重大任務中主動擔當,夯實理論根基、織密制度經緯,實現黨的主張與國家意志的法治化轉軌。
二、更加注重立法質量樹標杆,有效護航法治中國行穩致遠。全年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14件,作出決定4件,征集法律草案意見建議6萬多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學前教育法、學位法等填補了相關領域立法真空,重點領域法治基礎持續加強、重要立法機制持續完善,立法工作呈現“量質雙升”態勢。
三、更加注重有效監督顯權威,力爭成為改革發展堅強后盾。聽取審議“一府一委兩院”報告21個,首次聽取審議政府債務管理情況報告,開展社會保險法等5件法律執法檢查,強化跟蹤問效,健全整改長效機制,重點監督實現效能倍增,組合監督構建立體矩陣,全程監督形成閉環效應。
四、更加注重依托代表激活力,不斷拓寬匯聚民意全景渠道。9235件建議全部辦結,組織1838人次代表開展209次專題調研,建議辦理質效顯著、代表履職保障到位、民意渠道完善暢通,實現了“百姓盼的”與“國家干的”緊密銜接,
五、更加注重能力建設強隊伍,積極營造實干擔當時代氣象。按照“四個機關”要求,在自身建設方面突出“嚴實硬”。深入推進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不斷提高依法履職能力和水平,實現了政治能力再淬煉、履職能力再提升、作風建設再深化。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務實謀劃今年主要任務,為我們做好工作確定了方向、指明了思路、作出了部署。我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各項任務要求,圍繞教科文衛和社會建設領域深謀篤行,為塑造特色工作品牌扛起使命擔當。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思想引領。我們將堅持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找方向、找智慧、找方法,校准政治坐標的“基准線”、挺起精神脊梁的“主心骨”、立穩知行合一的“定盤星”,將“兩個維護”的政治要求轉化為人大工作的行動自覺,確保黨委有號召,人大見行動。
二是筑牢憲法根基,捍衛法治尊嚴。我們將深入領會憲法精神實質,不斷提升憲法素養,在立法、監督、決定等各個環節,以憲法為根本遵循,成為憲法的堅定守護者與忠實踐行者。
三是圍繞重點領域,全力履職盡責。一要聚焦縮小“三大差距”,探索養老、醫療、社會保障等涉及民生的“小切口”立法,研究制定“小快靈”地方性法規,打造更多具有浙江辨識度的立法成果,為推動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提供法治護航。二要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代表團和看望民盟、民進、教育界政協委員時的講話強調:“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實現科技自主創新和人才自主培養良性互動,教育要進一步發揮先導性、基礎性支撐作用”。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講話要求,有序推進高等教育、科技金融等立法,為創新浙江提供法治支撐。三要聚焦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開展文明風尚、全民閱讀、非遺保護等立法調研和跟蹤監督,為高水平文化強省建設提供法治支持。四要聚焦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關注婦女、未成年人、殘疾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群體的權益保護,為增進民生福祉提供法治保障。
四是凝聚代表力量,共筑發展合力。我們要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新修訂的《代表法》,牢固樹立服務代表的意識,積極搭建代表履職平台,拓寬代表聯系群眾渠道,完善代表建議辦理機制,更好發揮代表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我將不負人民信任、依法履行職責,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庄嚴承諾。
五是積極借智求新,提升工作效能。我們將持續發揮咨詢專家庫的作用,借腦引智、匯聚外力,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專業性。穩妥有序探索人工智能在人大工作中的應用,利用大數據分析、智能輔助等手段,提升工作的效能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