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三月天,錦繡霓裳映紅顏。3月6日下午,在第115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來臨之際,民革湖南省委會組織機關全體女干部走進"中國湘繡之鄉"沙坪小鎮,在長沙市湘繡研究所開展"學湘繡 傳楚韻 綻芳華"主題研學活動。以針為筆、以線為墨,在千年非遺傳承中感受中華文化魅力,在飛針走線間綻放新時代女性風採。民革湖南省委會專職副主委范澤容,民革省委會副主委、湖南省司法廳一級巡視員傅莉娟與干部職工共赴這場傳統文化盛宴。
步入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樓,仿佛穿越千年時光隧道。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江再紅親自導覽,從楚漢時期的“龍鳳虎紋繡”到搭載神舟飛船遨游寰宇的當代珍品,從“以針代筆、以線潤色”的72種針法到“繡花花生香,繡鳥能聽聲”的絕妙技藝,湘繡傳承人用四十載匠心堅守,將這項承載湖湘文脈的指尖藝術娓娓道來。當聽聞湘繡雙面繡《陰功軸》在法國裡昂當代藝術博物館引發轟動時,大家不禁贊嘆:“湘繡不僅僅是一種技藝的傳承,更是一種文化和精神的延續。”
在非遺工坊體驗環節,湘繡師傅們現場示范繡針技法,大家也化身為“當代繡娘”,從穿針引線到基本針法的運用,指尖在絲線上翩躚起舞,在團扇上繡出簡單的湘繡圖案﹔一針一線之中,完成一場傳統技藝與現代女性的心靈對話。參與活動的機關干部們紛紛表示,今天的活動不僅讓她們近距離感受到了湘繡的獨特魅力,更激發了她們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與傳承責任感。今后也要將繡花的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用繡花功夫深耕專業領域,在工作中展現巾幗擔當。
此次湘繡研學之旅是民革湖南省委會深化機關文化建設、賦能女性成長的重要實踐。未來省委會將持續創新文化傳承載體,搭建更多展示女性風採的舞台,讓千年文脈在守正創新中煥發時代生機,為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發展貢獻民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