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稿件上傳>>民革湖北
鄭軍委員:適應人口變化形勢,加強學區間、學段間師資的騰挪調配     胡閑鶴    2025年03月14日15:35

2025年全國兩會拉開帷幕,教育話題持續受到關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工程,健全與人口變化相適應的資源統籌調配機制。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院長鄭軍長期關注基礎教育發展。針對人口變化與教育資源統籌調配的話題,3月5日,鄭軍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人口是教育資源配置的重要依據。當前,我國人口發展呈現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的趨勢性特征,對教育事業發展產生系統性挑戰。

鄭軍提到,受限於教育規劃時滯性,加之教師規模調整周期較長,致使教師資源配置難以及時應對學齡人口快速變動帶來的變化。“當學齡人口過峰后數量下降較快時,教師規模調整滯后於學齡人口變化,師資也難以在不同學段或區域間轉換和流動,導致教師資源配置出現缺口與過剩交替並存。”

此外,學齡人口階段性變動,還會影響區域基礎教育經費配置的穩定性和均衡性。鄭軍指出,在生均標准配置模式下,學齡人口數量的階段性變化會直接導致基礎教育經費投入的大幅波動。“在學齡人口增長階段,需要校舍、師資等教育資源,在短期內難以解決﹔在學齡人口減少階段,可能導致某些地區與學校的教育經費驟減,但從教育成本發生規律與基礎教育擴優提質的發展趨勢來看,教育經費需求並不會在短期內以同比例下降。”

當前,應當如何應對人口變化給教育事業帶來的挑戰,健全與人口變化相適應的資源統籌調配機制?

鄭軍建議,需完善跨學區、跨學段師資動態調配機制,促進區域基礎教育教師隊伍結構均衡。可通過九年或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建設、教師編制跨區域調配、交流輪崗、學區(鄉鎮)內走教等方式,加強學區間、學段間師資的騰挪調配,形成與學齡人口變動相適應的教師資源布局。

“例如,當小學學齡人口高峰推移至初中階段后,可以通過開展專項培訓、在職學歷提升等系統化培養,適當選拔有意願、有初中教師資格、有能力的小學教師到初中任教﹔學齡人口高峰推移至高中階段,同步選拔有高中教師資格的初中教師到高中任教,以此緩解小學、初中、高中師資在某一時期需求短缺與過剩交替出現問題。”鄭軍表示,還可以積極探索教師學歷提升假期、彈性退休、返聘與退出等配套制度,緩解教師資源配置的階段性矛盾,激發教師隊伍活力。

此外,鄭軍還建議,各地要加快建立基礎教育學校生均經費基本標准和生均財政撥款基本標准動態調整機制,適時提高相關撥款標准和投入水平,為提升基礎教育質量提供保障。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