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齊養老服務短板,讓全體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養老服務改革,制定促進銀發經濟發展的政策”。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也對加快建設適合我國國情的養老服務體系作出系統部署。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養老服務備受代表委員關注。圍繞此話題,記者進行了採訪。
科技賦能養老需要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24年上半年新增的742萬名網民中,銀發族成為主力軍,60歲以上群體佔新增網民的20.8%。銀發族的消費需求,將催生出眾多消費新場景。
“當下,智能穿戴設備已經成為銀發經濟中的一大熱點,但是相關行業標准還有所欠缺。”王暉代表認為,推動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還需加快制定相關行業標准,大力支持康養等產業發展,讓銀發經濟真正托起幸福“夕陽紅”。
日前,由我國牽頭制定的養老機器人國際標准正式發布,該標准將引領全球養老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教授丁華鋒委員表示,養老機器人的輔助,可減輕人工照料老年人的工作負擔,為老年人生活提供諸多智慧化服務。“智能技術賦能養老服務,未來會有更多智慧化養老新方式涌現。”他說。
為進一步挖掘我國在養老機器人領域的發展潛力,丁華鋒委員建議,可通過設立專項基金、建立開放共享的技術平台等手段,實現產學研合作,鼓勵企業和科研機構在AI算法、芯片設計和人機交互等領域開展核心技術攻關,開發出更多適合老年人的智能機器人,提供智能化的養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