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由民革浙江省委會、寧波市委會主辦,浙江省孫中山研究會等單位承辦的“中山精神”學術報告會在寧波舉行。
民革寧波市委會副主委錢軍主持報告會
浙江省孫中山研究會6名專家學者圍繞孫中山先生的思想與實踐,結合各自研究領域,通過挖掘浙江地方史料,作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展現了孫中山先生的思想實踐與浙江地域的互動關系。這些報告既有歷史維度的深度挖掘,又有現實意義的創新闡釋,展現了我省孫中山研究的新成果。
浙江省孫中山研究會理事、寧波圖書館特藏文獻部主任萬湘容作《緬懷世紀偉人孫中山先生》的主題報告,從孫中山的革命足跡、主要思想、歷史評價、文獻版本四個方面,回顧了孫中山先生波瀾壯闊的光輝人生,重溫了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深邃的思想體系以及崇高的歷史地位。
浙江省孫中山研究會副會長、浙江工商大學浙商研究院特聘教授陶水木以《孫中山與近代浙商》為題,系統梳理了孫中山與近代浙商的關系: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及《實業計劃》是浙商踐行“實業救國”的思想基礎,他對寧波幫經商才能、經驗和地位的高度評價,對浙商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而以張靜江、吳錦堂、朱葆三、王一亭、虞洽卿、趙家蕃為代表的浙商長期追隨孫中山,極力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事業,為推翻封建專制統治、創建和維護民主共和制度做出了貢獻。
浙江省孫中山研究會副會長、寧波大學寧波幫研究中心教授孫善根作《孫中山與寧波商人的交往及其影響》的發言,揭示了寧波商人在孫中山革命歷程中的特殊作用。從早期資助革命到護法運動時期的物資支持,寧波幫始終是孫中山可信賴的合作伙伴。尤其是虞洽卿創辦的三北輪埠公司,不僅為革命提供了運輸保障,更通過商業網絡傳播了民主革命思想。這一研究是孫中山與地方商幫互動的新成果,為深化浙東近代史研究提供了新視角。
浙江省孫中山研究會理事謝一彪以《孫中山紹興之行》為題,介紹了1916年8月下旬孫中山考察紹興的歷史史實。為期三天的紹興之行,孫中山吊唁了徐錫麟、秋瑾和陶成章,稱贊紹興乃越王勾踐嘗膽之地,報仇雪恥之鄉,勉勵紹興人民以越王精神發展實業,勇於商戰,抵制列強的經濟侵略。孫中山先生“嘗膽”與“商戰”的精神也激勵著紹興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示范區”市域范例建設的目標奮勇向前。
浙江省孫中山研究會理事、中華中山文化交流協會理事葉立標《從<實業計劃>到“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對世界發展理念的傳承與創新》的研究,突破了傳統文本解讀框架。通過對比分析孫中山“國際共同開發中國實業”主張與“一帶一路”倡議,發現兩者在“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理念上的一致性。特別是孫中山提出的“發展之權操之在我則存,操之在人則亡”論斷,為當前全球產業鏈重構提供了重要啟示。這一研究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提供了歷史依據。
浙江省孫中山研究會副秘書長、杭州市上城區逸仙錢幣紀念館館長顧明《孫中山貨幣文化研究》的發言,系統介紹了孫中山在領導中國民主革命過程中發行的各種貨幣、借券等,以及孫中山逝世后,南京國民政府發行的鑄有孫中山頭像的銀元、法幣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發行的有孫中山頭像的貨幣等,所有貨幣都是珍貴的歷史文物。報告從貨幣文化的角度拓展了孫中山研究的范疇,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