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下午,江苏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民革组、民盟组、民建组、民进组12名委员,围绕“坚持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主题踊跃建言、积极献策。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出席会议并讲话。马强、马俊亚、康慧三位民革界江苏省政协委员先后发言。
支持地方戏曲传承和发展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马强(江苏省政协委员、民革江苏省委会常委、民革连云港市委会主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并明确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江苏省作为文化大省,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仅地方戏曲就有昆曲、淮海戏、淮剧、锡剧等20余个剧种。这些地方戏曲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当前地方传统戏曲发展面临困境,如受众面变窄,作品缺乏精品、缺少时代气息,专业院团发展步履维艰、专业人才匮乏等。为此建议:
一、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让地方戏曲有舞台能展演。推进村(社区)基层文化中心、大型多功能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嵌入社区、景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小剧场,构建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内容戏曲作品共享机制和交流平台,让更多的群众有机会欣赏地方戏曲文化的魅力。
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戏曲走入基层走进群众。组织开展“戏曲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等送文化下基层活动,推进戏曲知识普及。加大对优秀戏曲作品的惠民采购力度,鼓励举办惠民公益专场演出,让文艺精品更好地走进大众、赢得受众。
三、加强精品曲目创作,让戏曲发展高质量高水平。实施文化戏曲作品质量提升工程,设立大型戏曲剧目专项创作经费,组织作家艺术家带着选题和项目走进基层“采、创、送、种”活动,聚焦身边感动、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创作出反映时代声音、人民生活、富有江苏特色的戏曲文艺作品。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让戏曲充满新活力新生机。以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为引领,深化实施名师带徒计划,引进与培训并举,培育文化产业经营、文化活动策划、文化创意设计咨询人才队伍,让戏曲展演充满新面貌,吸引更多年轻受众。
五、支持专业院团发展,让戏曲发展有动力有支撑。充分发挥政府在国有戏曲专业院团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着力争取配套扶持政策,加大帮扶力度,健全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地方戏曲院团建设制度机制,推进戏曲院团专业化运营、社会化发展。
补足保护传承短板 做足乡村历史文化特色
马俊亚(江苏省政协委员、民革江苏省委会常委、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柢在乡土,乡村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近年来,江苏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乡村历史文化特色得到不断彰显。但在系统全面地保护传承乡村历史文化方面,还有一些短板,如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资源和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挖掘和整理推广深度不够,村落文化生态面临较大困境,缺乏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建议:
一、开展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普查行动,摸清家底情况。启动江苏省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加强对风俗、方言等非物质文化遗存的抢救性挖掘、整理工作,全面盘清文化资源家底,科学评估文化资源价值,对有形乡村历史文化形态以及乡风民俗、方言俚语、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分类整理。
二、建立乡村历史文化振兴专项资金,集聚各方英才。建立乡村历史文化振兴专项基金,出台金融服务政策措施;引导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乡村历史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加强对乡土文化能人的培训;组建乡村历史文化振兴专家智库,弥补人才缺口。
三、提炼乡村历史文化优秀内核品牌,做好规划设计。做好整体规划,将零散的乡村历史文化内容串点成线,提炼个性特色,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乡村历史文化品牌,带动产业发展;重视将乡村历史文化与乡土教育、劳动教育、研学等有机结合,从小培养青少年对家乡、对祖国和民族的深厚感情。
四、保护乡村历史文化良好生态,推动融合发展。推动城乡文旅休闲、研学劳动、爱国主义教育等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将乡村历史文化与数字赋能相结合,让更多城市居民通过线上沉浸式体验感受乡村历史文化的魅力,进而走下“云端”,走进“田园”。
五、建立乡村历史文化振兴评价机制,做好督查考核。将乡村历史文化振兴列入政府综合考核体系,落实责任单位和分年度目标任务,通过考核考评工作,对乡村历史文化振兴工作予以督促和推进。
讲好张謇故事 丰富实践文化 激发全社会奋勇争先的思想自觉自豪
康慧(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苏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早期建设的卓越实践者,是当前社会大众务实创新、奋勇争先极需要的精神动力与思想养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张謇事迹展时特别说到:“张謇就是实干兴邦的典型和代表,是我国民族企业家的先贤与楷模。”讲好张謇故事,对于当前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丰富群众文化精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张謇故事有着浑厚的中华传统英雄主义文化味道,可以激发大众思想精神的自觉自豪;第二,张謇故事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与传奇文化色彩,是进行大众文化创作的优质富矿;第三,张謇故事有着丰厚的“实干、实践、实业”的文化素材与文化元素,是激励全社会开展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的强大精神力量。
张謇故事有着浓厚的江苏地域文化特色,讲好张謇故事,江苏既得天独厚,也义不容辞。讲好张謇故事,需要做好四个“深”:
一、深刻把握张謇故事的时代意义与文化价值。张謇的一生散发着强大的光与热,从近代照射至当代甚至未来,张謇的故事有着极强的延展辐射、感染渗透、引领促动与融合凝聚作用力,它蕴含的时代意义与文化价值极好吻合了当前文化意识工作的要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
二、深入挖掘张謇故事的丰富素材与文化内涵。张謇本人为社会已经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字材料与史实成果,同时社会上也形成了众多文献史料、历史遗迹、知情人物记忆、专家研究资料等,这些是故事创作丰富的素材与灵感库。
三、深度创作张謇故事的文艺作品与文化成果。创作影视、话剧、小说、诗词、歌曲、戏曲、美术等形式的高质量文艺作品,开发文教、文创、文旅等相关文化性产品与服务。
四、深化促进张謇故事的创作创新与文化建设。形成从内容创作到传播创新的一系列支持保障与激励促进措施,如设立“讲好张謇故事”专项课题,创办“张謇文化节”,筹建张謇文化基金,发起张謇文化研究、传播与实践联盟等,汇聚起强大合力,让张謇形象生活化、生动化、生趣化,将张謇故事由文化资源发展成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文化土壤与文化底蕴,从而激发全社会奋勇争先的思想自觉,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故事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