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啻微茫,造炬成阳。杭州亚残运会落下帷幕,从初春到金秋,从赛场到厨房,从亚运会到亚残运会,有这样一群民革党员,他们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不论是在聚光灯下欢呼,还是在幕后坚守,都以炽热的情怀、闪耀的光芒,汇聚在一起组成一束温暖的光,共同守护这场盛大赛事。前段时间“浙江民革”公众号报道了沈源、张雪松、薛天龙、孙明琪及民革机关干部赵晓红、李亦丹等的亚运故事。除了他们,还有许许多多民革党员在为这场盛会默默奉献。今天,“浙江民革”公众号采访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让我们听一听他们的心声……
尹世强
非常兴奋!中国盲人门球男队和女队在决赛中,分别战胜各自的对手,获得冠军。从10月23日开赛到27日完赛,整个比赛的流程都比较顺利,能够在家门口为我们杭州观众奉献一场场精彩的比赛,尤其是能够赢下来,作为盲人门球男队教练我很高兴。
为备战本次亚残运会,中国盲人门球队确实付出了很多。经过去年东京残奥会的磨练,整支队伍的水平和自信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回来后大家也都认真进行了总结,无论是领队,还是教练、运动员,大家更加团结一心、目标一致。本次的比赛场馆是国家男女盲人门球队备战杭州亚残运会的训练基地,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所以每一场比赛,我们都作了最充分的准备。球场下,教练员认真分析对手情况,精心布局,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干扰。球场上,运动员全力争胜,打出了流畅的配合、精妙的防守,打出了气势和水平。
付 勇
9月25日,金华亚运分村NOC服务中心收到了一封感谢信。写信的正是来自中国台北代表团的领队,他在信中表达了对金华亚运分村所有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还特别提到了我。尽管篇幅不长,却字字吐露真情。
作为一名亚运志愿者,我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期间担任中国台北代表团NOC随队助理。开村前,当得知被安排服务中国台北男子足球代表队时,我内心无比激动。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本是一家,也当一见如故!
在赛会服务期间,我每天五点多就要起床赶往亚运分村,一直到晚上九点才能离岗回家。我与中国台北代表队的运动员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还获得了亚运志愿领域的“每日之星”和“每周之星”等荣誉。
李沅哲
6月16日,杭州亚运会倒计时100天。在这之前的两周,我领到一项工作任务,配合央视新闻频道做好亚运倒计时100天的新闻采访与直播。在短时间内将亚运村的精彩呈现给全国观众,这对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我从“云上亚运村”入手,详细采访了解了它所覆盖的吃、住、行、购等方面,“大美亚运村”以多维的角度4分钟时长呈现在央视新闻9:00档。我充分利用周末时间赶写通讯稿,紧急对接,协助补充拍摄素材,亚运村消息顺利登上央视一套《新闻联播》。从新闻人到亚运人、从台前到幕后,仿佛一次登高与洗礼,立足亚运村这个窗口,对外传播中国好声音、讲好杭州故事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通过一次次的脚步丈量,我对亚运村有了进一步认识;通过聆听与交流,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通过广泛的交流和学习,我更加深入了解和传达信息,未来将更好地服务公众。
励范洪
绍兴是杭州的近邻,有些比赛项目安排在绍兴举行。为了确保杭州亚运会的安全,绍兴市亚运工作领导小组维稳安保办公室专门成立了各县(市、区)亚运安保工作组和市亚运维稳安保督查组。督查组由7个小组组成,分别是上级督导对接组和6个县(市、区)督导检查组。我参加的督导检查二组(柯桥区组)由市生态环境局领导带队,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大数据局的同志4人组成,我参与亚运一级安保期间市大数据局的轮流督查及24小时驻点督导工作。我们的任务是按照《平安稳定工作检查督导指引》,通过查台帐资料、查现场点位、查人员履职等方式,督查风险隐患和问题短板、工作和责任落实、问题整改等情况,做到每两周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十大方面内容全覆盖,重点检查劳动密集型企业、厂中厂园区的安全生产管理,室外LED屏信息安全,餐饮与出租房行业的防火器材完备、疏散通道的安全性等。
邱洁永
作为杭州亚运会足球小组赛温州分赛场馆温州奥体中心亚运后勤保障小组的一员,在这场家门口举办的体育盛宴里,始终坚守在服务保障一线,积极参与亚运场馆及其周边绿化提升工作,足迹层层叠叠落满温州奥体中心场馆内外,也让这片绿意留在每一位运动员和观众的心里;精心组织温州奥体中心场馆及其周边亚运氛围布置,在场馆周边、中庭、草坪等地共计600余处,融入亚运氛围元素,营造亚运赛事氛围,共建共享,为精彩亚运喝彩;同频共振精准定位,标记更新温州奥体中心场馆各出入口及关键点位地图33处,让亚运场馆更智能,让出入体验更快捷。
人人当好东道主,平凡岗位做贡献,作为亚运保障工作小组的一员,我始终践行着一名民革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沈玲玲
今年年初通过层层选拔,我非常荣幸成为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田径项目的国内技术官员,承担比赛一线的现场执裁工作。作为一名专业从事田径教练员工作的体育人,我深知自己所肩负的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残疾人田径赛事与我们所熟悉的常态田径比赛相比有很大区别,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差别较大,因此比赛分级更细、组别更多、评判更难,需要熟知竞赛规则并具备处理赛场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现场执裁过程中除了要充分体现严谨和规范外,还要在身体姿态、器械状态等安全方面进行充分预判,更要对残疾人运动员给予更多的友好、鼓励和尊重,体现人道主义的关爱。
通过六天的工作,我与来自国内外的技术官员和志愿者们一起圆满完成了本次任务。运动赛场上运动员们,哪怕身有残疾依然积极乐观、奋勇拼搏,依然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勇毅争先,无不让身边的我们动容。作为中国技术官员代表的我和同事们一起,在这六天的时间里,尽自己一切努力,严之又严、细之又细,高标准完成了全部工作,确保执裁公正、评判公平,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充分展现了中国裁判员们公平公正的执裁形象。
在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这样的体育盛会中,作为东道主的我有幸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见证了这场让人难以忘怀的精彩的体育盛事,同时更向全亚洲、全世界传递了杭州亚残运会的精神和风采。
张博文
我在绍兴运动员接待饭店NOC服务岗开展亚运交通服务保障工作,圆满完成交通保障组任务,实现了“零失误、零投诉、零事故”的总体目标。一方面,热情服务保障赛事交通。以“早6晚23”的工作模式驻扎在交通服务前台,动态更新车辆时刻表31期,全力为8支垒球队、9支棒球队、16支攀岩队近600名运动员提供赛事交通服务。另一方面,强化沟通提供出行渠道。核定出行地图及转乘站点中英对照版,满足运动员及随行官员参加亚运会开闭幕式、购物旅游等各类需求,共为100余名运动员提供交通出行咨询,完成出租车预约服务26单。
“心相容、爱相加”,亚运会让我体会到了不屈的体育精神、多彩的文化魅力、强劲的中国力量,有幸服务亚运,令我倍感自豪!
陈欢欢
自今年2月底接到亚组委的抽调通知,我便启程奔赴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市场开发及票务运行团队。我迅速学习掌握了市场开发及票务领域相关业务知识,先后参与完成了万人演唱会、CBA总决赛、杭州网球名人赛、国际男篮邀请赛、韵味杭州系列测试赛等多场重要赛事保障,积累了丰富的赛事经验。我始终坚持有效统筹多项工作、高效完成各项任务。在“韵味杭州”美凯杯2023年国际男子篮球挑战赛期间,我带领团队多渠道、多途径探索市场开发新路径,为本次赛事共征集赞助商10家,收到资金及实物赞助近300万元。今年8月,我获得了“红色领杭·奉献亚运”大考大赛“每周之星”的荣誉。在紧张的亚运赛时阶段,我努力做好各级赞助商、特许商品服务商服务,保障其权益顺利落地。
陈宇超
今年春季,经过浙江省高尔夫球协会的推荐,我入选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国内技术官员。经历培训和测试赛,我快速掌握了亚运会正赛的场馆情况、规则和赛制、团队分工、工作流程等,也对亚运工作充满信心。作为观察员,我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防止自己或观众被击偏的球击中。虽然在4天的比赛中惊险的状况时有发生,但我成功观察到了所有偏离正常轨迹的击球落点,顺利完成了亚运会的比赛任务。从参加之初的兴奋忐忑到最终的圆满完成亚运工作,我不仅在专业技能和经验上得到了巨大提升,更以本次赛事为窗口感受到体育作为世界人民交流桥梁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作为一个民革党员,我为自己能在亚运会上贡献出自己小小的一份力量而深感自豪。
邵红枫
从期盼到相会,从重逢到告别,杭州第19届亚运会已告一段落,但有幸参与并成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绍兴站和亚运会棒、垒球体育展示两大活动的项目执行人及执行导演,这段闪烁着隽永光芒的记忆,将照亮我人生新的启航。
火炬传递点燃的是对亚运盛会的激情,展现的是名城绍兴的形象。为了在这条承载着梦想和激情的路线上讲好绍兴故事,我和同事们进行了扎实的前期踏勘工作,徒步实测9.7km;反复进行桌面推演、关键要素彩排、直播信号彩排、群众演绎联排、全要素彩排,最终通过起跑、收火两个仪式,10个群众演绎,6个文化小景的打造,充分展示了绍兴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日新月异的现代都市风貌。活动得到王浩省长的高度认可,市委温暖书记给予批示肯定。
在亚运会棒、垒球比赛期间,我和同事们承担了棒球和垒球项目总计3个场馆、12个比赛日、47场比赛的所有体育展示工作,留下了无数感动瞬间。我们以打造“高质量、有热度、有流量”的体育展示为标准,进行多形式创新,将绍兴文化、绍兴形象、绍兴精彩融入其中,营造了极具氛围的观赛体验,为亚运会棒、垒球项目提供了专业、多元、出彩的体展服务,得到了亚洲棒球联合会秘书长的赞许和夸奖,也得到了各国球队的肯定和认可。
奋斗正当时,青春当如是。那些披星戴月为亚运奋斗的日日夜夜,是对亚运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是对青春奋斗的最好注解。作为一名民革党员,我将怀着这份激情和责任感,继续努力奋斗,相信这段特殊而有意义的亚运体验将带着我奔赴远方。
郑彬诠
自2022年1月抽调至亚组委安保部注册制证处工作以来,我全面贯彻“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始终做到以竞赛为核心,以安全为底线。在亚组委,我担任了桐庐马术中心、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富阳银湖体育中心、临平体育中心场馆群、浙江塘栖盲人门球馆(亚残单馆)等7个场馆的注册联络人。这期间,我对联系场馆进行十余次踏勘,组建联系场馆的注册主管交流群,共享测试赛经验,共审核数据1.2万余条,制证1万多张,所联系的场馆均提前完成制证任务。在切换到亚残运会工作模式后,我收到多封感谢信。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当担,我要不断为充分展现民革形象努力奋斗。
洪昌选
亚运会技术官员是亚运会比赛中裁判员和赛事监督的总称,分为国际技术官员和国内技术官员。NTO是国内技术官员的英文缩写,为赛事的辅助裁判。从今年6月份参加亚运会的测试后,通过层层选拔承担亚运会摔跤项目的执裁工作。
作为基层的摔跤教练平时是带队参加比赛,这次不一样,第一次走向台前,近距离接触运动员。从第一场比赛开始后手心的汗就没有停过,眼睛多不敢眨眼里只有场上比赛的运动员,就怕自己判错,造成不良影响。
通过参加亚运会了解当下国际执裁尺度,对规则更加理解和细化,将规则熟记于心做好基层工作,选好材、打好基础多向上级单位输送优秀运动员,争取为市、为省、为国争光。
翁丽倩
在赛事的筹备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不同团队的专业、细致与温暖。赛前一个半月,陆续开始制证,信息报审的工作相对枯燥,很考验工作人员的细心、耐心。在高负荷高压下工作的制证中心警官们却总是极有耐心,微笑面对,枯燥的信息报审工作在大家的相互合作下也变得生动起来。
“但因热爱、愿迎万难。”每当疲累时,我常常这样给自己鼓励打气。我所在的竞赛团队,同事们每天干劲十足,工作苦累在团队良好的氛围环境里一扫而空。我记得有次加班到九点多,游泳馆办公室主任会默默放下一串香蕉,轻轻离开。同样的,志愿者工作也很辛苦,竞赛团队的老师会给他们带些小点心、布置好他们休息的地方,尽可能在工作之余照顾好这些“小青荷”。我总能在一点点的小事里发现温暖的光亮。“互相体谅,共同坚守,一起站好亚运这班岗!”翁丽倩笑着说。
章馨予
借调至亚组委安全与保卫部已有两年的时间,有幸成为了一名亚运工作者,与同事们一样是怀着使命感和新期望走进了充满活力和挑战的大家庭。时光匆匆而过,在注册一组的岗位上我度过了充实的时光,随着赛事即将完美落幕,大家也即将从这里“重新”出发。
从2022年“韵味杭州”排球比赛协调会到2023贵宾注册、参加代表团注册会议等,每一次都是新的挑战,也为正式进入赛时阶段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大家共同面对挑战,共同解决问题,共同成长,使得注册中心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各项工作。随着工作量增加,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挑战,大家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在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今年8月,我与抵离团队一起进驻机场,见证了各国代表团的到来,也看见他们离开时的感慨和不舍。能够亲身参与亚运会的筹备和实施工作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亚运会的意义和价值,也更加理解了体育精神的重要性。很快,我们将回归各自岗位,宝贵的时光一定会一直留在我们心中,未来在岗位上也一定会更好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裘全红
赛场竞技,是实力的较量,是精神的比拼;赛场服务,是细节的考验,是匠心的体现。
绍兴市一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很荣幸成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绍兴场馆的餐饮保障企业,作为总经理,我及时成立保供领导小组,全面部署,为确保安全、圆满、高效完成供餐任务,严抠每个细节。
把专业体现在细节中。设立亚运专项小组、设定亚运生产专区、指定亚运保供专用设备,并定期进行亚运保供培训、演练,一丝不苟以保证不负保供使命。
把绍兴名菜编入供餐菜谱。把绍兴特色美食带给每一位异乡客,是作为一禾餐饮人的浪漫体现,鲞烧肉、酥鱼、绍式八宝菜等绍兴名菜让每一位食客记住了绍兴这座城市的味觉。
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服务。供餐保障期间,恰逢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公司特定了月饼,把美好祝福带给每一位在岗位上的工作者……
赛时20余天,累计保障用餐64000人次,公司践行了杭州亚运会“安全”的办赛目标,同时收获了就餐者、赛组委、监管者等各方的好评。
赖杏珍
作为奥体中心网球场馆的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服务保障工作人员,我有幸参与了这场体育盛会,收获良多。
我是从今年7月赶赴场馆餐饮组报到的,经历了赛前、赛时、赛后,算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过程。餐饮组主要为各类客户提供充足、安全、优质、多样的餐饮服务,包括热餐、茶点、非酒精饮料、观众餐饮售卖等。我主要负责茶点服务工作,兼顾热餐保障、汇总统计、报送每日情况、日常办公工作等。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工作中必须保持团体合作、沟通协作精神。第一是服从团队。从亚组委到各竞赛场馆再到跨场馆,每个层级、每个场馆、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工作标准和要求,这就必须要服从大局,比如最基本的停车这件事,如果不服从分配,各停各的,会内耗很多精力。团队成员都是从各局各地抽调来的,之前不认识不熟悉,但是加入团队后,团结可以使工作氛围更愉快,效率更高。第二是沟通协作。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的一半,“小莲花”离“大莲花”几步之遥,出入口都在一起,有些人员进出需要到“大莲花”审批,又如运动员热餐需要从亚运村取餐,对接亚运村的餐饮、安保、注册等事宜,需要大量的沟通协作。
在工作中,多一点主动、多一点谦虚、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微笑,建立和谐的关系,营造良好的氛围,使有些工作简单化、温情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潘华群
2020年5月,我从浙江省体育竞赛中心调入杭州亚组委、亚残组委竞赛部,担任竞赛技术处处长一职,负责带领团队完成以下工作:负责竞赛管理业务领域工作,竞赛项目设置,竞赛和训练日程编排,对接协调45个国际/亚洲单项体育组织(IF/AF),技术官员服务,完成79个测试赛,竞赛报名等,对接56个竞赛场馆团队运行计划编制,工作人员、竞赛志愿者人员设置,制定《竞赛组织指导手册》《亚运会FOP管理办法》。还编制了亚运会亚运61个分项、亚残22个分项中英文《竞赛技术手册》、《竞赛报名指南》、《领队指南》、《技术官员指南》等竞赛出版物。
2023年以来,竞赛部实行场馆化运行,本人担任竞赛服务中心主任,完成亚运会的竞赛报名,亚运和亚残赛时的竞赛出版物终版编制和发放,赛时技术官员的服装发放和其他服务,竞赛信息的发布、训练日程的发布和训练场地预定,亚运村兴奋剂检查站和反兴奋剂拓展教育等工作。配合举重、柔道、拳击、空手道等项目称量,柔道、空手道的号码缝制等工作。除了做好竞赛的服务工作,还在赛时运行中做好各代表团和竞赛场馆团队的连接器;并努力工作中做好年轻竞赛人才培养的孵化器。
感谢组织给了我在亚运会这样重大的赛事磨炼和学习的机会,感谢团队伙伴的通力合作,作为民革党员,我将继续努力,不负时代。
(按姓氏笔画排名)
作者:民革浙江省委会 摄影:民革浙江省委会 核稿:刘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