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页
民革中央网站>>专题>>2024>>与祖国共成长、与民革同奋进>>一等奖
曾学锋:庆共和国生日忆革命家史         2024年11月27日15:58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祖国即将迎来75岁生日。在这七十五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披荆斩棘,风雨兼程,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征程。新中国以令世界惊叹的速度从雨后初生,到如今的枝繁叶茂。在这中国速度的背后,有着几代中华儿女的青春,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勇敢创新,是以他们的弃小家以成大家的精神,铸就了“中国奇迹”。在这些奋斗者的身影中有我一家三代人的故事。

保家卫国——祖父实现一个军人的崇高使命

我的祖父曾泽生1948年10月16日率60军起义,实现了长春的和平解放,开创了解放战争国民党军队整军起义的先例,成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的重大事件,对瓦解国民党军、夺取辽沈战役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祖父率军起义后,军委授予原国军第60军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番号,并任命祖父为军长。1949年6月,祖父奉命率部入山海关南下。先后参加了鄂西战役、成都战役,随二野解放了大西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1950年9月,正当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准备庆祝新中国诞生一周岁生日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战火很快烧到了祖国边境。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50军军长的祖父,接到中央军委的紧急命令,迅即收拢部队,立刻开赴东北。10月25日, 50军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成为第一批入朝作战部队。在第一次战役中,50军与英第二十七旅交手,推进至铁山地区,因英军退得快,50军斩获并不多。在第二次战役中,50军于西线进攻英第二十七旅和美第二十四师一部,协助兄弟部队解放了北朝鲜全境。第三次战役中,50军突破临津江防线,从正面向汉城推进。在高阳以北的碧蹄里地区,冲破了美第二十五师的阻击,又在仙游里地区向英军第二十九旅主力和英国皇家重坦克营发起了攻击。英第二十九旅组织了1000余兵力和200门大炮拼死反击,祖父令第一四九师坚决挡住英军主力的救援,并乘夜色向皇家重坦克营发动猛攻。当时50军全军总共只有山炮16门、美式4.2英寸化学迫击炮10门、八二迫击炮45门,没有任何反坦克火器,而英军则是“百人长”重坦克,火力充足。然而面对到处都是提着爆破筒、扛着炸药包、手榴弹扑来的中国士兵,英军顾此失彼,终于防线被突破,皇家重坦克中队被全歼。

在全歼英军坦克营的第二天,50军以一四八师四四二团所属第一营为前锋,于1月4日凌晨率先攻进汉城,打出了又一个垂名青史的战绩。

50军在朝鲜战场上最艰难、最惨烈、也最辉煌的战绩,是第四次战役期间的汉江50昼夜阻击战,特别是汉江南岸“坚守防御”。在第四次战役中,为打破“联合国军”的北进攻势,志愿军采取了“西顶东攻”的战略,在西线以第三十八军和第五十军背水列阵,顶住美军主力攻击;50军位于战线的最西部,对手是敌一线5个作战集团中实力最强的美一军,英第二十九旅和土耳其第一旅。面对超强的对手,50军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大寒”节气,数九严冬,风雪交加,在汉城以南地区,背临汉江,参战指战员露宿阵地,有的同志被冻掉了双脚。而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弹药携行量不足。面对强大的敌军,50军部队昼失夜复,死战不退,以血肉之躯苦苦坚守着阵地。最惨烈的时候,一天就有三四个连队全部牺牲在阵地上。营连一级的建制很快就打散了架,只好以团级单位进行防守。打了不到半个月,50军就已伤亡过半,全军勉强能成建制投入战斗的只有4个营又4个连部队。因伤亡过大,很多阵地丢失了。在此情景下,祖父只好收缩兵力,固守要点,尽力迟滞敌军的北进。直到1951年2月初,因汉江面临解冻,50军又撤至汉江北岸继续阻击攻势不减的“联合国军”,为稳定整个战线苦苦支撑。

在一至四次战役中,祖父率领50军共进行大小战斗95次,毙伤敌军14052人。50军两次入朝执行作战任务,创造了我军战史上五个之最:

一是最先以步兵营整建制歼灭英国皇家重型坦克营;

二是最先攻入汉城;

三是打得最远,把美军追到水原以南70公里的乌山;

四是地表最强的防御部队。防守汉江50天,以寡胜多,挡住了23万联合国军队,创造了我军第一次大规模防御作战;

五是最先实施陆空协同,一举收复大小和岛等西朝鲜的诸岛屿,取得渡海夺岛胜利;

抗美援朝,中国军人以弱胜强,战胜了武器装备优良的“联合国军”,打出了令世界瞩目的战绩,打出了祖国30年的和平。1953年,祖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并受到毛主席两次接见。

1954年5月,祖父从朝鲜战场上凯旋归来受到毛主席第二次接见,他趁此向毛主席提出一个久藏心中的愿望:“我请求您能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嗯。”主席微笑地说:“这些年来你进步很快,觉悟不低呀,其实你不需要我来批准,就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主席停一会儿又说:“你还是不加入共产党好。现在,蒋介石在拼命攻击我们新中国,世界上敌视我们的帝国主义国家大肆诽谤我们。如果你以党外人士的身份,向台湾、全世界宣传介绍我们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新面貌,可以使台湾故旧了解我们,促使他们站到祖国统一方面来。你在原国军的心目中具有很高的位置,我们需求你去团结那些无党派人士,所以为了祖国统一大业,曾军长,你看能否能够再等一段时间?”

祖父对毛主席的这番话豁然理解,祖国统一大业需要、统战政策需要,他可以等。自此后祖父一直关注着台湾的局势发展,盼望着祖国的统一,期待到那一天他可以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祖父一生追求爱国之志,教育子女具有:“执著的爱国追求,高尚的奉献精神,无畏的战士品格”。

在我父亲的眼里,祖父有着崇高的革命理想,有着坚定不移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信念。受祖父的影响父亲立志成为一名为国献身的军人。

勇攀高峰——父亲献身祖国海防

我父亲曾达人在1951年朝鲜战争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被祖父送到部队,那时他还未满15岁。

上世纪五十年代祖国刚从血与火中站立起来,海军更是襁褓中的婴儿。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对我们实行军事包围,祖国的海防线并不太平。我国是一个有6000多个岛屿的海洋大国, 大陆与岛屿的海岸线总长超过3万多公里。散布在海岸线上的岛屿就是祖国海防线上的哨兵,也是最先观察发现敌情的千里眼,但由于缺乏海缆,我国的沿海许多重要岛屿无法建立有线电话通信,发现了敌情却没有顺风耳。当时海缆被西方列强列为禁运物资,对我国进行封锁,而我们的工厂尚不能生产海缆。看到这一情况,父亲大胆地向连队党支部提出自己制造海缆。经过苦心钻研8个月,我国第一架海缆加工机研制出来了,加工生产出我国第一批合格的海缆,在我国沿海建成了连接港口基地总长达数千公里的通信网。从此翻开了我军海缆事业的第一页。

一件事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道路。22岁的父亲第一次闯进海缆工程的大门,第一次尝到成功的甜头,从此,他立下了献身国防通信事业的远大志向。此后的五十多年中,父亲一展抱负执拗追求,发奋图强将海缆事业融入在他的生命之中。

父亲自初中毕业参加革命队伍,没有更多的机会在学校深造,为了实现强军梦,他发奋刻苦,自学成才。父亲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求,像泡在水里的海绵,有多少吸收多少,他找遍所有关于海缆方面的书和资料。当时的日本是世界上海缆敷设设备先进的国家之一,为了掌握最新的信息和动态,他自学了日语,能够流畅地阅读翻译与海缆有关的日文文献。这为他洞察全球海缆技术变化,了解海缆发展动向打下了基础。

自1958年,他研发出了我国第一架海缆加工机,生产出我国第一批合格的海缆,父亲在科研路上一路驰骋,年年有创新年年立新功,他相继研制成功并解决了长距离海缆敷设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60年代,他设计研制出布放海底增音机的水下“减速伞”,研制成功了海缆登陆用浮球;70年代,他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履带式深海布缆机;率先提出了海缆敷设前的路由勘察,并为开展路由勘察进行装备改造。

1972年秋,根据国际形势的需要,经毛泽东主席批准,在某战略海域敷设一条海底电缆,解决其远离大陆的通信急需。该海域水深流急、风大浪高、海况和气象复杂,要完成这条长距离深海海缆敷设任务,必须解决深海海缆敷设设备,而在当时我国还是个空白。为了抢时间尽快完成任务,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进口两艘布缆船。当时只有英、法、日等国掌握深海布缆技术。在谈判中,这些国家有意刁难,提出种种苛刻条件,并公然无视我国主权,要求告诉铺设地点,由他们派专家来我军事要地敷设。还狂妄地说什么:“你们只有砖头瓦块工程师,没有深海布缆工程师。” 一年多的谈判,谈谈停停,最后终止。参与谈判的父亲又气又急,彻夜难眠。与此同时,他的思想也在进行激烈的斗争,该海缆建设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国防通信工程,时间紧、任务艰巨且有很大的风险。自主研制,如果不成功责任是十分重大的。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军人,应该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下定决心要为中国人、中国军队争一口气。父亲根据自己长期从事海缆工作的经验,鼓足勇气,提笔上书时任的中央和海军领导同志,陈述自己对制造深海布缆船的大胆设想和科学方案。他的建议得到了海军党委的支持。当时,正是“文革”后期,很多工厂根本无法正常生产,试验器材和设备异常缺乏,加工一个小的零件,需要四处求援,父亲骑着自行车,经常天没亮就离家,深夜才回来。当时某军工厂的领导和技术人员,不是被批斗就是靠边站,父亲就逐个登门做工作,把一批老工程师一一请出山,父亲主持成立了工程技术人员与水线干部战士的“三结合”研制小组。为了避免干扰,他们在码头旁的一个偏僻的角落用竹竿、苇席、帆布搭起一个实验棚。这是一个三面环海的偏僻码头,严冬腊月,老百姓称这里是“小西伯利亚”,气温常在零下七八度,有时甚至到了零下十几度。夏天被太阳一晒,帆布棚里的气温高达四十多度。狂风、恶浪、雪花、酷暑,还有比这些更为残酷的精神压力......每一步都是艰辛,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搏斗。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父亲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和水线干部战士夜以继日刻苦钻研,他们跑遍全国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查阅资料并向有专长的老师请教。为了攻关,父亲索性把铺盖卷搬到工棚里,和工人、战士们吃住在一起。经过一百次的试验,我国第一台具有自动测速、测力、计程、能自动与船速随动、自动控制海缆敷设设备“履带式深海布缆机”终于诞生了!填补了我国海缆工程技术上的空白,并顺利完成了重要战略海域的敷设任务。

80年代,父亲进入了人生更为辉煌的时期。他组织论证并指导完成了新型海缆船的设计建造及海上试验;完成了我国第一条长距离、大容量海底电缆敷设;设计了海底电力电缆、大型抛物面天线车;完成了我军第一条高压电力电缆以及海军第一条散射电路;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套鼓轮式布缆机,解决了维修深海电缆以及批量生产国产海缆船的配套设备。这套设备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再一次填补了我国空白,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90年代,已进入花甲之年的父亲,按军队服役条例该退休了,但是海缆通信事业离不开他,这个时期,他参加和主持研制的海缆技术项目多达22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建成了我国第一条海底光缆线路;指导研制成功了海底光缆的关键设备接头盒;组织指导两型新型海缆船的设计建造并成功投入使用;主持研制成功了5 种海缆专用测试仪器等等。这些研制成果,有的填补了国内空白,有的达到了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资金。

2000年后,已逼近古稀之年的父亲仍然战斗在一线,他同时主持了4个科研项目。这4个科研项目中,有3个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我国空白。另一种新型埋设机的研制成功,使我国迈入运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海底海缆埋设的新时代。半个多世纪中,父亲就我军海缆通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建议,均被采纳。他主持起草了一系列军用海缆建设法规、条例,指导全军的海缆建设;他主持撰写的《海缆埋设技术研究》报告获海军通信装备论文一等奖,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编写的近百万字的《海缆工程技术手册》成为我军海缆工程和科研领域的重要工具。

父亲是一个永远追求创新的革命战士,他懂得要永远结束那种有海无防、任人宰割的悲惨历史,建立一支强大海军,不搞现代化不行,不学科学技术不行。他带领他的团队以忠诚、热爱、忘我、拼搏的精神,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他的技术革新和科研成果一项接一项,在创建中国海缆通信的征途上,他越过狂风,踏平巨浪,在朝着科学技术的顶峰攀登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半个多世纪中父亲创造了10 多个“中国第一”,获得了几十项荣誉。在卓著成就和众多荣誉面前,父亲从不陶醉,他将功勋章当成起跑线。半个多世纪中, 他从祖国的最南端到最北端敷设几千公里海底电缆,从全军海缆通信的发展方向到海缆装备建设的规划论证,从海缆建设的组织程序到工程施工的各种专用设备,从工程建设到系统维修,从部队技术训练到人才培养,大到舰船装备设计小到配套设备的零部件研制,方方面面无所不及。他是全军海缆通信工作的开创者、设计者和指导者,又是身体力行的执行者。半个多世纪中,他将全部生活乃至生命,都同海缆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年近七旬、身患疾病的情况下,仍顽强拼搏在科研一线上,参与完成了某型高速布缆设备研究的总体设计思路。父亲遵循着祖父的教诲,实践着自己“我要锻炼成为一个对人类的幸福贡献自己全部力量,贡献自己全部才能,一滴、一滴流尽自己全部的血和汗的人”的誓言。

岗位建功——我接过祖辈父辈的接力棒

祖父的爱国奋斗精神,父亲的创新拼搏品质,一直是我的榜样和前进的方向。

我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着祖国强盛的步伐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1992年春风再一次拂绿中国大地,国家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经济正式与世界经济接轨。党的好政策,让我有了去创业, 去发挥自己的特长,去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机会。我创办了一家贸易公司、一家科技服务公司、一家投资公司和一家集国际空运、海运、快递、仓储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企业。国家的对外开放的政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企业业务的稳步提升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市场。二十年的用心经营,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09年,我被山东省工商联评为“影响山东经济十大女性人物”;2011年被青岛市统战部、青岛市发改委、青岛市工商联等部门联合评为“青岛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带领企业创业的同时,我还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资助“春蕾儿童”,在四川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踊跃捐款捐物。2009年被青岛市统战部、青岛市工商联、青岛市光彩事业促进会评为“青岛市光彩事业优秀企业家”。2010年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为一名参政党领导干部。

2020年我进入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国尖端技术产业研究院,身处科技的前沿领域,和科研人员一起瞄准世界科技最新动态,为破解技术难题日夜拼搏。心中再次涌起赓续红色血脉、奋发图强、砥砺前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仿佛看到了父亲的身影,受到了祖辈、父辈强大精神力量的感召,为自己能参与到科技强国、科技为社会和产业赋能的新时代的浪潮中,尽一份自己绵薄之力而感到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作为一名参政党成员,作为一名工作于经济战线科技战线的工作人员,我始终遵从祖辈、父辈的教诲,不忘初心,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保持着旺盛的工作激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自己的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结合起来。回顾这段经历,国家对外开放给我们带来了广阔的国际视野,让我们有机会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事业中,跟随国家这条巨轮在改革发展中不断铸就了自己的梦想,也实现自己的梦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也迎来了新挑战,作为革命家庭的后代,我更要继承先辈们爱国革命的优良传统,居安思危,积极投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主动宣传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专题推荐

  • 民革十四届三中全会
  • 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24全国两会民革参政议政专题
  • 新开局 新面貌 新作为聚焦民革十四届二中全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专题报道
  • 民革小小图
  • 组织换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