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成立七十五周年华诞,全国上下洋溢着节日的喜悦。翻开历史的长卷,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帮助李济深等前辈成立了民革组织,他们也充分发挥自身在国民党内部联系广泛的优势,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贡献。75年的岁月里,民革人始终紧跟时代脚步,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积极投身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当中,以新时代新作为展现了新征程上的新形象。
从加入民革的那一刻起,我就明白自己不仅是党委政府和基层工作连接的传声筒,也将成为人民群众向党委政府传递心声的代言人,双重使命让我更加坚定要紧跟组织步伐,在工作中践行自己理想信念,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与民革携手并进、砥砺前行。
我们是湘潭改革的“亲历者”,共同见证祖国发展新成就
我是一名70后,在国家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长大,为国助力是我终生奋斗目标。带着这样的热忱,大学毕业后成为湘潭市岳塘区农林局的一名干部,如今在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下成长为湘潭市民政局局长。参与工作的30年间都在与群众一线打交道,也在群众们越来越好的生活中见到了祖国的高速发展。仍记得刚进入林业局的时候,保护林业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和同事日夜值守,仍改变不了偷偷伐木的现象,如今很多地方用上了红外线监控,全方位减少偷伐现象,老乡们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改变了,自发成立了宣讲队,号召大家一起种树,造福后代。在板塘乡做副乡长时,很多老乡觉得读书只要识得几个字就好了,为了让老乡们送孩子上学,我和同事一起一户一户上门,告诉老乡们“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国家有政策孩子可以免费读书了!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主动求学,乡里的学校升学率越来越高,出现了很多大学生……
在民政局工作的三年里,我思考着如何更进一步改善民生,改善民众生活条件,为湘潭发展贡献绵薄力量。2021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要求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在调查中我了解到湘潭市60岁以上老年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1.78%,老龄化率排全省第三,全市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有近6万人。如何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我加入民政后的第一大挑战。成立首家国有一级养老平台公司、开展适老化改造、探索老年助餐服务、出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养老联合体、创新性打造“五位一体”方式实现农村养老村级互助服务设施全覆盖……三年时间,湘潭养老服务呈现出崭新面貌,央视《焦点访谈》《新闻直播间》等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多次进行宣传报道,我市养老服务工作连续两次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市六医院成功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和五星级养老机构。“吃饭有人送,上厕有人帮,房间有空调、电视,跟住宾馆一样,我的心里踏实了。”在湘乡市福利中心失能护理院,一位失能独居老人紧紧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在养老院、在社区、在老百姓家中,从一张张笑脸上,我看到了学有所成、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一片光明景象,这也是祖国发展越来越好的一道缩影,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们是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者,筑牢思想政治阵地强基础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更好发挥党外人士作用,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制度。”今年是新型政党制度确立的第75周年,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协商筹建新中国的伟大实践,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完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型政党制度充分发挥了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积极作用,民主党派作为这一伟大制度下的实践者,深知肩上的责任与使命,我们致力于筑牢思想政治阵地,为合作之基注入坚实的力量。
湘潭民革目前共有党员952人,是湘潭人数最多的民主党派,如何带领全体民革党员筑牢思想政治阵地,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新”“三好”参政党,进一步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我们结合主题教育要求,打造了同心文化品牌“湘江大讲堂”,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步的重中之重,把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纳入日常工作,带着嘱托学、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在履职尽责的同时,力求做到常学常新,常悟常新。同时我们还不断创新学习形式,采用集中学和自主学、固定学与随时学、宣讲学与沉浸学、全面学和专题学等形式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分级分类学习,组织开展系统培训,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统一战线历史、人民政协历史,通过领导班子带头学、骨干党员示范学、基层支部同步学的步骤,不忘初心,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引导民革党员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巩固了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下携手前进。
我们是民革发展的“参与者”,始终携手同行建功新时代
2009年,在市委会老主委刘建湘的介绍之下,我正式成为了一名民革党员。15年时间,我从一名普通党员成长为民革地方组织的主委,在湘潭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我听到民革与时代同行的坚定口号,从1949年的湘潭和平解放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湘潭民革始终秉承先辈荣光,积极投身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我作为湘潭民革的一员,也始终秉持着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精神,携手同行。三年前的一个春天,我与市委会机关干部一起来到同心美丽乡村柳桥村进行调研。刚进入村里,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这么美好的风景,为什么我们之前都不知道呢?湘潭赏油菜观赏圣地为何没有柳桥的名字,我们不禁陷入了沉思。
我们在和村支部书记的沟通以及实际走访中,了解到柳桥不仅有金黄的油菜花,还有夏橙果园、几千亩的小籽花生、香芋南瓜。如此丰富的资源,怎么开发利用,是柳桥当下的发展瓶颈。回去后,我们找来了民革党员中的农业工作者、柳桥村支部书记等一起面对面交流,分析柳桥特色产业,最终决定和村里签订战略协议,打造“春季印象柳桥金、夏季耕耘柳桥绿,秋季丰收柳桥红,冬季韵味柳桥香”的“四季柳桥”同心文化品牌。在四季轮换的不同节点,邀请统一战线人士、民革党员、其他兄弟市州民革组织来柳桥村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柳桥村如画般的四季。除此之外,还开展直播带货、组织党员企业与村里签订采购合同、协助销售因突发因素导致的滞销产品、安排科技特派员指导种植、协助规划村文旅路线、定点帮扶困难户……我们凝心聚力,助力乡村振兴。
助力柳桥村乡村振兴是湘潭民革参与全市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倾听民声,现场踏勘、撰写提案,敦促整改,打通“断头路”,畅通“民心路”,解决民众急难愁盼问题;我们聚焦“三农”,深入田间地头,产业用地发展、农田水利灌溉、农业机械化,将报告写在大地上,为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我们心中有爱,直面疫情、抗洪救灾、突发事件一线总有民革党员的身影;我们关爱老兵,结对帮扶,连续十年走访慰问,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我们是接续奋斗的“生力军”,同心续写多党合作新篇章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担任民革湘潭市委会主委三年有余,我深知一个组织想要发展,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干善干的后备干部队伍是必不可缺的。因此,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借助同心文化品牌“湘江大讲堂”,开展党员履职能力培训,从内夯实思想共识基础,从外实现参政议政传帮带的效果。三年来,我与主委班子成员高度关注民革后备力量的培养,一对一座谈了解骨干党员思想动态以及本职工作表现,多渠道多层次向中共各级党委和统战部等相关部门推荐人才,搭建高素质人才队伍。目前,全市民革党员共有省人大代表1人,省政协委员3人,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0人,县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84人;同时我们也全面挖掘组织优秀人才资源,以参政成果作为后备干部履职考核的重要标准。三年来,聚焦“三农”,湘潭民革产生了近30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其中《聚焦农村机械化,赋能乡村振兴》等多件成果被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批示,《创新“四大举措”,破解农业“用地难”》等多条提案被列为市政协重点督办提案,得到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亲自督办………
辉煌已载入史册,崭新的篇章等待我们共同书写。新中国75周年华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团结带领全市民革党员,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神状态,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与人民群众同向同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绘就多党合作事业的壮美画卷!和祖国并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