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页
民革中央网站>>稿件上传>>民革福建
夏先鹏委员:建设“海上长城”守护蓝色国土     团结网    2025年03月07日14:22

全国政协常委、民革福建省委会主委夏先鹏曾在海事法院工作多年,对我国的蓝色国土有着深厚感情。今年全国两会,夏先鹏提交了“关于加强海洋执法装备投入提升海上执法监管能力的建议”。作为深耕法律工作40多年的政协委员,他表示:“法律是海上执法的‘导航仪’,而装备是执法的‘船体’。装备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海洋权益的‘守护半径’。”

夏先鹏指出,我国管辖海域面积广阔,仅福建一省就需应对13.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监管任务,海岸线长达3752公里、海湾125个,海上管控和执法任务繁重,而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更使季风期执法环境恶劣。

高质量的海上执法工作,离不开执法船艇、车辆及码头基地等装备设施保障,且专用性强、配置要求高。夏先鹏表示,福建省高度重视海洋执法装备建设,着力提升执法保障能力,执法装备水平明显提升。“但与不断变化的海上形势和日趋繁重的执法任务相比,基层执法装备整体水平仍然薄弱,地方财政无法有效支撑装备提升和后续运维资金。”夏先鹏说。

基于全年的深入调研,夏先鹏提出四个系统性建议,构建装备现代化的“海洋盾牌”:

规划引领,破解“碎片化”困局。他建议制定全国统一的装备配备标准,合理确定各级执法车辆、船艇的配备数量,并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对于执法必备的智能化、信息化装备,适度向市、县两级倾斜,在经费上给予优先安排,提升整体综合执法能力。

规范采购,构建标准化审批机制。制定出台全国标准统一的海洋执法船艇建造(购置)管理规定,规范项目立项、可研编制、方案设计、招标采购、船舶设计、开工建造、竣工验收等流程,优化执法装备配备采购工作。

经费支持,加强基层战斗力。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对基层执法装备经费的投入,重点加强市县执法车辆、船艇配备和执法码头建设,提升基层执法装备水平。

全周期管理,促进执法安全高效。建立统一的执法车(船)管理规定,规范办理注册登记、编号、报废、注销等手续,建立健全记录、保养、校验和日常维修等台账,简化使用审批流程,确保海上执法安全高效。

“装备升级有效提升海上执法监管能力,海洋权益的维护一定能从‘看得见’走向‘管得住’。”这份建言,正是夏先鹏为锻造新时代的“海上长城”提出的有益思考和建议。

来源:团结网

专题推荐

  • 民革十四届三中全会
  • 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24全国两会民革参政议政专题
  • 新开局 新面貌 新作为聚焦民革十四届二中全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专题报道
  • 民革小小图
  • 组织换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