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页
民革中央网站>>稿件上传>>民革贵州
陈前林委员:让磷石膏煤矸石等工业副产“重生”         2025年03月07日18:20

2月下旬,一场题为“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治理”的调研恳谈会在贵阳举行。这场恳谈会的召集人,正是全国政协委员、民革贵州省委会副主委、贵州大学教授陈前林。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贵州省委会副主委、贵州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陈前林

一段时间以来,陈前林相继前往湖北、四川等省份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走访调研,积极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献计出力。他还充分发挥在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治理研究等方面的多年经验,为贵州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建言献策。

前段时间,陈前林又前往贵州胜威凯洋化工有限公司技改现场调研。该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李海艳介绍:“技改完成后,氟的回收量将超3万吨。”

陈前林边听边看边思考,他说:“目前,氟回收的经济价值很高,省内许多企业都有相关项目,贵州磷化集团拥有世界领先的磷矿共伴生氟资源制取无水氟化氢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推广应用,但从调研走访的情况来看,氟资源绿色高效的产业化道路,还需群策群力,发展任重道远。”

陈前林认为,磷、氟化工耦合,以及磷矿其他共伴生资源高效利用的发展新路径,都值得认真研究:“磷矿共伴生氟、碘资源的高值化耦合利用,有望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带动产业生态不断优化发展。”他举例说,贵州磷化集团回收利用磷矿伴生的氟资源生产的无水氟化氢,为我省发展氟化工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供给,并在新能源材料领域成功应用。

陈前林还强调,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大宗固废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也需要新质生产力。他建议,加强产学研用协作,把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产业源头减少固废量,同时积极推进固废利用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上的深度融合,实现磷石膏、煤矸石、赤泥等工业副产的“重生”,拓展产业增长的潜力空间,带动磷化工、煤化工、氟化工、铝加工等向新、向绿发展。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专题推荐

  • 民革十四届三中全会
  • 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24全国两会民革参政议政专题
  • 新开局 新面貌 新作为聚焦民革十四届二中全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专题报道
  • 民革小小图
  • 组织换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