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浙江省委会主委 吴晶:
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远、主题鲜明、视野宏阔、催人奋进,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成绩字字铿锵,分析形势客观辩证,谋篇布局贯通有力,处处以数字反映变化、用事实佐证发展,是一个强底气、提士气、扬锐气、接地气的好报告。我完全赞成这个报告。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深刻感受:
1以非常之力谋发展,重大成就鼓舞人心
过去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勇毅前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稳健增长,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4.9万亿元,增长5%;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1%;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等等,一串串数字可感可知、可圈可点,彰显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韧劲和澎湃活力。
2以非常之策破难题,丰硕成果传递信心
报告全面体现“稳”和“进”,辩证把握“危”与“机”,科学研判“时”与“势”,提出了5%左右的经济增长等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量子科技、6G等前沿产业等,既契合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又充分激发了发展潜力,充分体现总书记、党中央卓越高超的战略部署,以事实和数据有力论证了中国经济光明论,极大地鼓舞了人心、增强了信心。
3以非常之识促改革,变中有解彰显决心
报告把深化改革与开拓创新作为鲜明主线,从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从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到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每一项任务都切中时代脉搏,彰显了与时俱进、破旧立新的勇气与担当,思路明确、路径清晰、前景可期,让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目标更明确、步伐更坚定。
4以非常之为惠民生,心系百姓润泽民心
报告对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健康、养老等问题作出部署,如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优化就业创业服务、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加快建立长护险制度等等,让政府“干的事”对准群众“盼的事”,把民生“关键小事”作为政府“头等大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处处透着民生关怀,回应民之所盼,这一项项举措发出关爱民生的暖心包,让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朱新力:
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深刻回应了社会的广泛关切,还全面反映了各方的深切期待,尤为振奋人心的是其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报告中频繁提及的法治元素亮点纷呈,展现了国家对法治进程的坚定承诺与积极行动。具体而言,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19件法律议案及28部行政法规的制定与修订,彰显了法治建设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
1法治融入重大改革,推动市场一体化
法治元素深深植根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重大改革举措之中,确保了政策实施的合法性与稳定性。通过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等措施,法治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坚实保障。同时,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进一步增强了公民的法律获得感与满意度。
2强化法治政府建设,提升行政效能
政府工作报告对法治政府建设高度关注,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与任务。这包括严格依照宪法法律履职尽责,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的法定化;强化人大、政协、社会及舆论监督,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加强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使用透明高效;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强化政府立法审查与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确保政策制定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深化政务公开,提升政府透明度;以及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3法治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
法治被视为最好的营商环境,政府工作报告对此给予了充分重视。通过制定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出台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措施,有效维护市场秩序;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减轻企业负担;修订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促进创新经济的蓬勃发展;出台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完善社会信用基础;完善企业简易退出制度,提高市场退出效率。这些举措共同构成了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基石,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政府工作报告不仅体现了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深度关切,更展现了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坚定决心与强大信心,为新时代中国法治进程开启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