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页
民革中央网站>>专题>>2025>>2025年民革参政议政专题>>履职故事
赵素卿委员:躬身时代使命 用心用情履职         2025年03月10日14:04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山西省委会副主委、阳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素卿的日程安排愈加紧密。作为一位履职经验丰富的委员,她每年都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并通过提出提案,将专业深度与民生关怀紧密结合,致力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能源安全是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能源主产区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高强度开采造成了煤炭产区大气污染、地面塌陷、水土流失,以及经济发展路径依赖、一个矿区一个集团就是一座城市的不利局面。这是很多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困境。

“山西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等问题。国家‘双碳’目标出台后,山西省加快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赵素卿持续关注山西省转型发展问题,为此她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以山西阳泉为试点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建议。希望国家以阳泉为试点,支持能源城市转型、建设创新型城市。

过去一年,赵素卿立足民革界别特色,主要关注了乡村振兴、自然资源执法、社会法治、山西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她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了5篇提案,撰写的社情民意信息中,8篇被全国政协采用。“我愿用一腔热情、笃行不怠担当国家治理的协商者、参与者,担当地方政府的发声人、群众利益的代言人。”她说。

“三农”工作是民革的界别特色,也是赵素卿持续关注的问题,去年,她依托民革阳泉市委会“三农”工作委员会、阳泉市“三农”领域的专家,组建了专题调研队,就粮食安全、乡镇人才队伍流失等进行了深入调研,提交的《关于建立“粮长制”的建议》被全国政协采纳。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大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到县区基层、乡镇一线的办法和措施,但乡镇人才流失的问题仍然突出。赵素卿走访了阳泉市所辖三区两县的乡镇,与乡镇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并与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交流。

“基层工作千针万线,责任大、压力大、难度大,上升通道也少,生活、交通还不方便,考来的大学生,很难安心留下工作。”了解到症结所在,赵素卿接连走访十余名基层青年工作者,听取他们在基层工作的情况和诉求。

“如何激励更多年轻人留在乡镇,让更多的‘飞鸽牌’变成‘永久牌’,减缓‘孔雀东南飞’趋向”,围绕这一问题,赵素卿除了向基层工作者征求建议,也与调研团队反复讨论,提出了在农业县区试点设立乡镇岗龄津贴最大限度留驻乡村振兴人才的建议,积极为基层人才鼓与呼。

赵素卿还善于从社会热点中发现问题和机遇,及时建言献策。2024年,《黑神话:悟空》爆火,并风靡台湾,她认为这一现象折射出两岸文化联系的深厚根基,也反映出两岸文化交流中技术创新“赋能”、传统文化“点睛”和时兴领域“破圈”的新亮点。她从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完善政策协同体系、搭建多维合作平台、打通文化传播路径等方面,提出了聚焦文娱产业实现两岸融合发展的相关建议,为促进祖国统一建言献策。

人大和政协都是民主团结的大舞台。作为阳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素卿把人大常委会工作与政协委员的履职统一起来,自觉担当好团结群众的使命职责,积极开展服务为民和联系界别群众的活动。在了解到盂县北下庄乡后川村亟须解决道路、水利、用地等方面的发展困境后,赵素卿协调市、县农村农业、水利、交通、规划和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共同到后川村调研走访,积极帮助村“两委”厘清政策,解难纾困。为帮助民革党员企业家更好发展,她联系北京和河北雄安相关部门和企业,帮助他们开展中草药产业技术创新调研,参观学习企业管理等。

“政协委员就应当为国履职、为民尽责。”赵素卿表示,她将继续立足界别特色,持续关注山西生态环境治理、山西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国土资源执法等领域问题,为山西发展持续发声,为助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专题推荐

  • 民革十四届三中全会
  • 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24全国两会民革参政议政专题
  • 新开局 新面貌 新作为聚焦民革十四届二中全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专题报道
  • 民革小小图
  • 组织换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