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盛世,躬逢盛会。今年全国两会是一次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团结奋进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开幕会和闭幕会,亲切看望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听取意见和建议,发表重要讲话,为进一步做好政协工作、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深感荣耀自豪。在本职岗位上,我将团结带领民革青海省委会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同频共振,听党话、跟党走,紧跟核心、围绕中心建言资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心怀“国之大者” 建设生态文明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青海的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强调,重中之重是把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守护好,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多年来,民革青海省委会强化政治引领,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服务中心大局的工作实效上,在生态保护、国家公园建设等领域持续深耕建言,提出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的提案》《关于建立健全我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提案》等提案相继得到中共青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领办督办,《关于尽快落实三江源国家公园中央事权的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重点督办提案,更是在2021年“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评选表彰活动中获得建言献策优秀成果,尤为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在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作了题为《守护好青藏高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大会口头发言,发出了青海声音、民革声音。
加强协同合作 助推清洁能源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去年,青海民革强化政治自觉,主动作为,在民革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指导下,协调西北五省区民革组织围绕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协同调研,在西宁召开了“西北地区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立足各省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实际及研究领域,针对性提出了加快制定特高压输电线路、智能电网、储能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有序推动“东产西移”“西电东送”,探索建立绿证、绿电、碳汇有机衔接的市场机制,推进风电、光伏、电站自动控制等重大技术和装备攻关,推进煤电等传统能源的清洁化利用和构建高比例清洁能源的多元供应体系,推动清洁能源与工业、建筑、交通等产业深度融合等建议,以此为蓝本的建言报告得到中共中央领导肯定性批示,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有益参考,为各省区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更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贡献了民革智慧力量。
发挥特色优势 赋能教育事业进步
当前,面对全球科技竞争加剧和产业变革加速的挑战,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深化教育改革,构建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培养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西部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青海民革近年来聚集了一批教育专家、科研人员和高端人才,我们将团结引领教育相关行业民革党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了解实践创造的鲜活经验、人民群众的愿望诉求、政策实施的难点堵点,就西部地区教育仍然面临的基础相对薄弱、优质资源供给仍然不足等问题针对性开展“小切口”调查研究,从建言昆仑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青藏高原基础研究、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赋能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宣传教育等各角度、多领域提出有价值、可操作、能落地的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有益参考,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和发展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以高质量、高水平的履职成果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有力推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作者系民革青海省委会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