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结合自身作为政协委员、科技工作者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三重身份,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履职尽责,为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贡献力量。
一是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积极参与政协组织的视察调研、协商议政等活动,深入了解教育科技创新一线的实际情况和突出问题。特别是针对航海教育与海洋科技人才培养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我将认真收集一线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的意见建议,通过提案、大会发言等形式,推动政策完善和问题解决。同时,发挥好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搭建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政协这一平台,推动建立航运业、海洋科技企业与高校间的常态化交流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创新舞台,也为企业技术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作为政治协商的参与者,我将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广泛的社会力量。
二是立足科技工作者职责,推动航海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科技创新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作为长期从事航海技术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我将紧密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深入开展智能航运、绿色航运等前沿科技研究,争取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着力推动科研团队建设,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项目中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为青年教师和学生提供参与前沿科研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积极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拓宽师生科研视野。积极推动建立科研评价机制改革,营造潜心研究、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
三是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致力于培养高素质航海人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为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的一名教授,我将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当前航运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我将积极推动专业教育内容改革,将前沿科技知识及时融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智能+教育”新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注重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与真实的航运业务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为我国航运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立足本职、建言献策、履职尽责,为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大连市委会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