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對於穩定農業農村基本盤、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村治理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均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把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治方向,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性質,發展新型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道路。”
中共十八大以來,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政策的激勵下,推動集體經濟發展的動力日益增強,集體經濟逐漸發展壯大。
如何進一步盤活農村經濟,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讓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基礎更加牢固?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上,長期關注“三農”問題的民革中央報送提案,建議規范集體經濟組織運行,夯實集體經濟發展基礎。
注重規劃 強化保障
民革中央在提案中指出,除扶持(試點)村外,部分村編制集體經濟發展規劃還不夠充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力還有待增強。
“農村集體資產資源主要集中在組級,有的村缺少可利用資產資源用於集體經濟發展。”作為該提案的素材提供者之一,民革四川省委會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自貢市委會主委郭連對記者說:“以自貢市為例,目前盡管全市所有行政村均設立了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但除扶持(試點)村外,其他不少村子還未編制集體經濟發展規劃,要想發展好集體經濟,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系統謀劃,做好長遠考慮。”
同時,農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可持續性也令人擔憂。提案介紹,農村集體經濟來自征佔地補償等非經營性收入的比例偏高,經營性收入也主要依靠出租集體資產資源,實體經濟、股份經濟、服務經濟等新型發展模式實現收入還不夠。
2022年,四川省及自貢市民革組織在富順縣、榮縣、大安區等地,圍繞農村新型集體經濟發展情況開展細致調研。調研發現,除了缺乏集體經濟發展規劃和經營性收入不高外,集體經濟組織還存在運行不暢、保障不足等問題。
“部分企業與集體經濟組織合作時,仍要求與村民委員會簽訂經濟合同,說明部分集體經濟組織的社會認可度還不高,在參與市場經濟運行時自然也就不太通暢。”郭連闡釋了集體經濟運行不暢的原因之一。他還表示:“一些村集體經濟組織沒有得到過啟動資金,也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保障不夠有力,所以起步也有一定困難。”
黨建引領 規范管理
在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中,怎樣才能繼續打好“綠色牌”、念好“山水經”、走好改革路?這些根本方向上的把握,離不開黨建引領。
“將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納入黨建工作考核內容,黨委政府雙牽頭、雙負責。”民革中央建議,要確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年輕黨員有序發展,健全以“行政村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員聯系戶”為架構的組織體系,完善黨員領導干部聯系經濟薄弱村具體幫扶指導機制,健全向鄉村振興重點村和黨組織軟弱渙散村派出第一書記制度。
“集體經濟運行不暢,固然受集體經濟組織的社會認可度不高的客觀因素影響。但同時,很多集體經濟組織在成員大會的組織召開、財務的規范管理等工作上也確實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郭連表示。
如何健全規范管理制度?民革中央提案建議,首先,要規范登記挂牌。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設立成員大會、成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和監事會。建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增減變動登記備案機制,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名冊﹔其次,要加強“三資”管理。規范村集體“三資”(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民主程序,將所有集體資金或收益全部納入“鄉鎮村社財務委托代管中心”,分村建賬,專賬管﹔再次,就是完善收益分配制度。
因村施策 強化激勵
“隻要給予我們村上50萬到80萬元低息貸款和5到10畝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指標,我們就能在3到5年之內讓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達到30萬到50萬元,並且讓村民回流100到200人。”四川省榮縣正義村村支部書記曾明彬這樣說道。
正義村是地震之后的災后重建區,集中建設區共安置了606戶農村居民,曾長期經營小型建設工程項目的曾明彬為正義村設計了結合特色農業和旅游服務業的發展規劃,但還需要更貼近本村情況的幫扶措施。
其實,不少鄉村也有著正義村類似的困擾。每個村集體經濟發展所處的階段不同,資源稟賦不同,所需要的幫扶政策不盡相同。
對此,民革中央建議,對於不同類型的村集體經濟,要分類制定發展措施。
對邊遠村,通過黨建引領、結對幫扶,充分挖掘閑置資源、盤活利用各種存量資產,傾斜資金和項目,改善基礎設施,通過“輸血”方式增強“造血”能力﹔對發展條件好的村,結合產業發展、市場需求,鼓勵支持發展種養殖業、鄉村旅游業、農產品初加工,興辦農家樂、農民合作社、協會、農業企業等,培植經濟增長點﹔納入各級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村,依托資源經營型、資源開發型、產業帶動型、股份合作型、項目帶動型、服務經濟型等模式,探索多元化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有效形式。
“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多由村‘兩委’成員兼任,獲取集體經濟發展報酬受村干部身份限制,極大影響工作積極性。”民革中央在提案中指出,領頭人工作積極性不足也是集體經濟發展保障不足的原因之一。
為此,民革中央提案建議,將村干部獎勵工資與新增村級經營收入挂鉤,用於獎勵帶頭發展的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和其他村組干部、群眾。
來 源︱團結報團結網微信公眾號
作 者︱譚耀華 周福志
制 圖︱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