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突出民革書畫工作的優勢特色、價值作用,引導廣大民革黨員書畫家廣泛參與,通過積極參與此項工作加深對民革歷史的了解,增強對民革的榮譽感及歸屬感。”日前,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惠東在“民革主題書畫創作工程”專題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出精品,做好成果運用,與民革全黨工作相結合,通過展覽等方式推介優秀主題創作作品,適時推出專題成果展。
“民革主題書畫創作工程”專題工作會議在民革中央機關召開。
為貫徹落實民革中央十四屆三中全會部署,按照《推動民革中央畫院工作高質量發展五年規劃(2024-2028年)》要求,民革中央畫院擬啟動實施民革主題書畫創作工程。“民革主題書畫創作工程”專題工作會議商議研究了《民革主題書畫創作工程實施方案》及創作工程項目選題。民革中央社會服務部、宣傳部有關同志,民革中央畫院院長孔維克和部分在京的民革中央畫院院務委員會成員參加會議。
創作工程選題參考分為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包括民革全黨近年來開展的重點工作、與民革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民革重要紀念地、民革先賢詩詞等內容。工程將全方位推進,在論証選題、作品征稿等方面民革中央和地方上下聯動,形成民革書畫工作一盤棋的局面,尤其注重調動地方參與的積極性。
孔維克介紹了民革主題書畫創作工程的背景和意義。工程實施從建設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結合多黨合作史與民革黨史,對民革歷史及現代題材進行篩選梳理,推出一批具有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史料性的藝術精品,展現民革全黨對國家建設和民族復興所作出的重要貢獻,提升民革良好的社會形象。
孔維克 《北上》 200cm×410cm 2023年
孔維克的《北上》就是這類主題性書畫作品的代表。1949年1月7日,李濟深等民主人士乘坐輪船由香港北上登陸大連,並轉道沈陽奔赴北京參與協商建國,這是民革黨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但美術界長期無人畫過這一題材。2023年,為紀念中共中央頒布“五一口號”75周年,受民革中央主要領導同志委托,民革中央畫院院長孔維克專門去大連搜集資料,精心創作了《北上》這幅畫。該作以一艘奮力沖破黑暗的船為主要意象,並藝術性地將“北上”中的關鍵人物(八個民主黨派的主要人物)以及歷史記載中的重要細節濃縮在一艘船上,象征著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奔向光明。該畫在第三屆“風雨同舟”民革全國書畫作品展展出時獲得良好反響,諸多專家學者紛紛在畫前駐足良久並高度評價。最終這幅畫被民革中央收藏。
“民革主題創作工程”也是民革全黨書畫工作的一種創新與探索。民革中央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副主任鄒鋒建議,在保持以中國畫和書法藝術創作為傳統和特色的基礎上,不斷拓展藝術專業領域,讓從事油畫、版畫、雕塑等創作研究的民革藝術家都有機會參與進來,進一步推動民革書畫工作再上新台階﹔加強與高水平專業美術機構和科研院所的聯動,汲取主題創作組織、展覽和傳播等方面的經驗,向社會推出民革藝術家的精品力作和優秀藝術人才。
“美術創作豐富了民革黨史的傳播途徑。美術作品憑借直觀、生動的特性,能迅速吸引大眾目光。”民革中央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羅翔認為,美術作品以色彩、線條、構圖等元素,將黨史的厚重底蘊轉化為易於理解、便於記憶的畫面,使黨史知識不再局限於書本,而是走進大眾生活、融入社會文化,讓黨史學習教育更具親和力與感染力,激發全體黨員學黨史、知黨史、愛黨史的熱情,凝聚起奮進新時代的磅礡力量。
“書法作品可在既有的詩詞內容上有所拓展,如民革先賢的名言警句、文章等都可作為書寫內容。”民革中央畫院副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白銳希望,展覽展出后注重加強宣傳,充分借助融媒體進行全方位的報道,以便更好地講好民革故事。
據悉,民革主題書畫創作工程實施方案將在民革中央畫院四屆二次常務理事會議上進一步征求意見,之后按有關程序發布。2025年民革中央畫院即將牽頭組織以反映民革中央對口湖北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為主要內容的主題書畫創作,並在第四屆“風雨同舟”民革全國書畫作品展中重點推出。此次主題書畫創作將由民革中央畫院負責牽頭、沿江民革省級書畫院社積極參與,推薦創作共繪長江為主題內容的作品,以此宣傳展示民革中央助推美麗中國建設的豐碩成果,用書畫作品講好多黨合作故事。
作者 _ 剛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