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市場公平是保障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石,當市場規則透明、競爭機會均等時,大中小企業同台競技,消費者也能享受到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全國人大代表、宜賓市極米光電有限公司董事長、極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鐘波就圍繞“市場公平”這一話題提出兩項建議:面向消費層面,他建議將新興科技產品納入以舊換新補貼范圍,如智能投影儀,以此促進消費公平﹔面向企業層面,鐘波就防范知識產權權利濫用、打擊敲詐勒索式維權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擴大補貼范圍促進消費公平
當下,我國家電產業創新浪潮奔涌,新興產品與先進科技如繁星般不斷涌現,智能投影儀、掃地機器人等行業發展迅速,國際競爭力逐年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規模已躋身世界前列,徹底顛覆了傳統產品形態陳舊、功能單一、非智能化的狀態。因此,鐘波提出,在全國性的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體系中,應充分考慮納入這些新興科技產品。
在這些產品中,鐘波主要強調將智能投影儀納入全國性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可行性。他建議,相關部門在后續政策調整中,可以綜合考量智能投影儀市場的發展狀況以及消費者需求,按照現有家電補貼標准予以補貼,即:消費者購買一級能效的投影儀補貼標准為產品銷售價格的20%,購買二級能效的投影儀補貼標准為產品銷售價格的15%,每件補貼不超過2000元﹔2024年已享受智能投影儀以舊換新補貼的個人消費者,2025年可繼續享受補貼。
當下,我國正在大力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1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於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明確將繼續支持冰箱、洗衣機等8類家電產品以舊換新,並將微波爐、淨水器、洗碗機、電飯煲等4類家電產品納入補貼范圍,各地自主確定上述12類家電產品的具體品種。
同樣作為家電品類的智能投影儀,尚未被納入全國統一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體系。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投影儀消費市場,我國投影儀市場出貨量佔全球市場比重超過3成,而我國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出貨量佔比則達到75%。
在國補基礎上,很多省市擴大了補貼范圍,但自主開展智能投影儀設備補貼的目前隻有約50%的省市地區。鐘波認為,這導致全國不同區域消費者選購投影儀時面臨不同的價格和優惠條件,不僅增加了消費者的決策難度,還使得部分消費者無法享受投影儀以舊換新政策補貼,限制了消費潛力的釋放。2024年,在部分省市和自治區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助力下,智能投影儀市場規模同比上漲3%,實現了604.2萬台的出貨量。
在鐘波看來,將智能投影儀納入全國性政策體系,能打破地方政策差異造成的市場分割,實現新興家電產品在全國統一大市場中的自由流通與蓬勃發展,有效縮小不同地區間消費者的 “消費鴻溝”,促進消費公平。
與此同時,鐘波指出,這樣也能滿足消費提質需求,普及高品質影音體驗﹔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節能環保事業﹔鼓勵國產技術創新,加速國產化替代進程﹔助力新興科技產業,增強國際競爭力。
防范知識產權權利濫用
維護市場公平當然不隻有消費層面政策的改善,除了就以舊換新補貼提出建議,鐘波還站在企業層面,就知識產權保護提出幾點建議。
在我國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進程中,知識產權保護對於激勵創新、促進公平競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然而,在當前國家堅定不移保護知識產權、努力打造法治化、高水平營商環境的大背景下,仍然存在一些濫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對市場經營主體進行敲詐勒索、強迫交易的行為,嚴重擾亂了市場和競爭秩序。
鐘波總結道,目前知識產權領域最為惡劣的行徑有三類:一類是權利濫用行為﹔一類是程序濫用行為﹔第三類是虛假維權行為。他舉例稱:“較為典型的是科創企業遭受惡意專利‘狙擊’的現象:權利人故意捏造侵權事實或是採用有明顯瑕疵的權利內容,在企業上市關鍵時期提起專利訴訟以攫取非法利益,並通過拖延專利訴訟程序、批量/重復起訴、附帶巨額索賠主張等形式,迫使企業接受其不合理要約。”
除此之外,以DeepSeek為典型代表的AI技術迅猛發展,也對知識產權保護提出了雙重挑戰,一是數據調取的合法性爭議,二是生成內容的權屬存在模糊不清的問題。“我們當前正處在技術爆發的前夜,各類前沿科技領域正蓄勢待發。針對新興、高速發展的技術領域,如AI、機器人等等,如果完全套用傳統知識產權保護模式可能對創新形成阻礙,我建議要構建靈活、分級的保護框架以平衡創新激勵與知識產權風險防控,同時還要關注這些管理機制要能匹配技術迭代節奏。”鐘波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具體來說,鐘波建議:堅決整治知識產權體系不正之風,將中央反腐要求落到實處﹔健全我國關於知識產權濫用和惡意訴訟的法律體系,織密法律之網﹔加強司法與行政協同保護,實現多元化監管機制﹔強化法律責任追究,形成高壓態勢﹔創新知識產權保護模式,適應技術迭代節奏。
“知識產權保護的核心在於應該服務於‘真創新’與‘真共享’,也就是說通過合理的保護機制,激勵創新者積極投入資源進行實質性、突破性的技術研發與創作,同時促進創新成果在合法合規的框架內廣泛傳播與應用,實現知識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動整個社會的科技進步與文化繁榮,而非讓陳舊、不合理的、虛構的、低價值的知識產權保護淪為技術發展的枷鎖,阻礙新技術的突破與新應用的拓展,抑制創新活力的釋放與社會整體福祉的提升。” 鐘波對本報記者說。
(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