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正在進行中,代表委員中的民革黨員時刻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在履職盡責中展現新作為,審議討論相關報告,提出意見建議,貢獻智慧力量。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兩會聲音——
全國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浙江省委會主委吳晶:
我完全贊成政府工作報告。具體來說有以下幾方面的深刻感受:一是以非常之力謀發展,重大成就鼓舞人心。過去一年,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上下一心勇毅前行,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彰顯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韌勁和澎湃活力。
二是以非常之策破難題,豐碩成果傳遞信心。報告全面體現“穩”和“進”,辯証把握“危”與“機”,科學研判“時”與“勢”,以事實和數據有力論証了中國經濟光明論,極大地鼓舞了人心、增強了信心。
三是以非常之識促改革,變中有解彰顯決心。報告中每一項任務都切中時代脈搏,彰顯了與時俱進、破舊立新的勇氣與擔當,思路明確、路徑清晰、前景可期,讓我們在發展的道路上目標更明確、步伐更堅定。
四是以非常之為惠民生,心系百姓潤澤民心。報告對群眾普遍關心的就業、教育、健康、養老等問題作出部署,讓人民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笑容更多、心裡更暖”。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河北省委會主委何秉群:
聆聽政府工作報告有四點感受:一是政治立場更加堅定。報告全面貫徹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彰顯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決策部署的堅定政治立場。二是發展成就振奮人心。2024年我國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中國式現代化邁出堅實步伐。三是為民情懷更加厚重。報告圍繞就業、住房、鄉村全面振興等作出部署,推動更多改革發展成果惠及群眾。四是前進方向更加明確。報告強調要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福建省委會主委夏先鵬: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貫徹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在展現艱苦拼搏取得成績的同時,全面客觀分析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引領人們認清形勢、迎難而上、奮發有為,提出的2025年“十大任務”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有助於穩預期強信心。
報告中提出,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定對外貿易發展。目前我國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已突破萬億,迫切需要強化海外資產安全保障,建議在“十五五”時期,持續優化頂層設計,完善相關立法與政策配套,更好護航中國企業“出海”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江西省委會主委熊皓: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因地制宜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做好“土特產”文章,發展林下經濟,促進鄉村特色產業延鏈增效、聯農帶農,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江西是農業大省,正在做深做細“土特產”文章,推進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建設,推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和“優質平台+基地+農戶”等聯農帶農模式,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真正讓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建議國家層面進一步加強對江西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和農業強省建設的系統性支持。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湖北省委會主委王紅玲:
政府工作報告以“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為核心基調,充分體現了在復雜內外環境下統籌發展與安全的戰略智慧,彰顯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精准把握。
通過聆聽報告讓我深刻認識到“雙碳”工作對經濟社會實現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作為政協委員,我將圍繞“雙碳”目標積極建言獻策,支持節能減排與清潔能源發展,推動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的完善﹔積極參與全國統一碳市場建設,鼓勵金融創新﹔加強對政府和企業落實節能降碳減污政策情況的監督和調研,為實現綠色低碳發展貢獻力量。
全國人大代表、民革湖北省委會副主委鄧乾春:
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今年主要任務時,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提出要著力抓好“三農”工作,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能力,2025年我國糧食產量要穩定在1.4萬億斤左右,鞏固大豆擴種成果,挖掘油料擴產潛力,充分體現了中共中央在糧食安全上“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決心。作為一名油料科技工作者,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刻領會和認真落實報告精神,通過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和協同攻關,在油料產地加工、全組分利用、油脂合成生物學等領域,持續推動我國油料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為實現企業增效益、農民增收提供關鍵核心技術支撐。
全國人大代表、民革四川省委會副主委裡贊:
政府工作報告對2024年總體工作用了兩句話來總結並展開論述:一個是“穩”的態勢鞏固延續,另一個是“進”的步伐堅實有力。近年來,面對國際國內雙重矛盾的疊加,我們還能保持經濟總量5%的增長,這個成果實屬不易。進的步伐堅實有力,主要在於國家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2024年,我們不僅在科技創新方面,而且在新質生產力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成就。更重要的是,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是在保持穩定的基礎上實現的,顯得更加不易。下一步,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和貫徹全國兩會精神,結合本職工作,把報告當中所部署的十項工作加以落實,團結人民群眾,共同努力,為實現2025年的奮斗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山西省委會副主委趙素卿:
政府工作報告既有宏觀戰略的全局視野,又具微觀施策的民生溫度。報告不僅是對過去一年的總結,更是面向未來的行動綱領。特別是報告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對民營經濟發展做出立法保障、創新與開放聯動、痛點施策等制度化、協同化、精准化安排部署,既延續了“民營經濟是現代化建設重要力量”的定位,又通過“人工智能+”“全國統一大市場”等新抓手推動民企向高質量轉型。我深信,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民營經濟在政策紅利與市場活力的雙重驅動下,必將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更強動能。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江蘇省委會副主委、南京財經大學校長程永波:
我對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糧食安全、農業科技創新及鄉村振興的部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更加明確了自身的責任與使命。報告提出“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先進適用農機裝備研發應用”“推動農業科技成果大面積推廣”,為農業現代化和糧食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撐。南京財經大學近年來在糧食科技創新與數字化轉型、糧食物流與供應鏈、糧食經濟政策研究等領域取得了一些成果。學習報告后,我更加堅定了推動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的信心,也認識到高校應加強與政府、企業的協同創新,將科研成果應用於糧食生產實踐,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畫院院長孔維克: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5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期目標為5%左右。這一目標綜合考慮了國內外形勢和經濟發展的潛力,旨在穩就業、防風險、惠民生,並與中長期發展目標相銜接。報告還提到2025年將啟動“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深入分析新的階段性特征,科學確定發展目標,謀劃重大戰略任務、政策舉措和工程項目,以更好發揮規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報告明確了2025年的發展目標和政策方向,涵蓋了經濟增長、就業、民生、生態環境、能源安全等多個領域,體現了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思路,提振了全國人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奔向美好未來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