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2025>>2025年民革參政議政專題>>代表委員建言
郭國平代表:為量子計算貢獻更多中國力量         2025年03月10日10:03

量子科技是世界前沿科技,是新質生產力和未來產業的典型代表之一。作為一名從事量子計算研究20多年的科技工作者,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郭國平表示,將進一步加快安徽省自主量子計算機產品的升級換代,加強安徽造自主量子計算機在全國乃至全球的部署,構建自主可控的量子計算機生產制造業,探索量子計算在金融、生物醫藥和大數據等行業領域的應用示范,為量子計算科技發展貢獻更多中國力量。

郭國平說,從科技研發看,安徽是我國量子計算科研力量最強省份之一。從產業發展上,我國第一條量子芯片生產線、第一條量子計算機組裝測試線、第一套量子計算機操作系統均誕生於安徽。目前,安徽造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已商業化部署到了算力、教育、國防等多個領域和全國十多家超算中心、60多所高校、300多家單位企業。

如何更好地推動量子計算發展?郭國平建議,採取政府引導與市場驅動相結合策略,堅持兩條腿走路。“量子計算研發周期長,投入大,更需要政府與市場的協同發力。”他建議,政府通過示范項目等方式,推動量子計算在實際場景中的落地運用,構建量子計算生態圈,促進超級計算、智能計算與量子計算三算融合發展,推廣國產量子計算機操作系統及編程語言,培養用戶使用習慣。

郭國平還建議,加速培育中國自主量子計算機的生產制造鏈,增強量子計算生產制造的自主可控率。同時,系統布局多層次量子計算教育和培訓系統,培育量子計算研究型、應用型和技工型人才。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