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2025>>2025年民革參政議政專題>>代表委員建言
蔣滌非代表:探索傳統建筑業高質量轉型發展         2025年03月10日14:21

隨著科技發展,建筑行業迎來機遇與挑戰。傳統建筑方式已難以滿足現代需求,建筑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於是,以智能建造、綠色建造、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業化成為推動傳統建筑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各地積極探索雖有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項。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民革湖南省委會主委蔣滌非在調研中關注到,現行招投標政策中設計、生產、施工等建造流程聯系不夠緊密,對新型建筑工業化相關指標缺乏明確要求,不利於篩選出真正具備創新能力的工業化建造企業。

針對招標投標體系不適應的問題,蔣滌非提出,完善適配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招投標政策,推行裝配式建筑工程總承包模式(EMPC),實施一體化招標機制,允許工業化企業通過聯合體形式公平參與投標。強化模數化、標准化和集成化設計引導,構建源頭驅動機制,促進新型建筑工業化健康有序發展。

調研中還了解到,現有工程造價體系未充分考慮新型建筑工業化的特點和需求,工業化建造帶來的工效、品質和成本優勢在現有造價體系中難以凸顯。

“要拓寬工程造價體系。”蔣滌非提出,應突破傳統計價模式局限,綜合新型建筑工業化建造特點,健全完善適應產品化建設交付模式的工程造價體系。核定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在建筑全流程中的費用構成,制定BIM技術的費用標准和計算方法,實現新型建筑工業化產品綜合成本精准核算。

與此同時,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不健全和教育培訓體系不匹配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現行質量安全監管仍按照傳統建造方式開展,未建立與新型建筑工業化相配套的,基於產品化建設交付模式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而高等院校的現有學科設置和教育體系仍基於傳統建筑業的手工作業模式,尚未設立新型建筑工業化相關專業學科、構建人才培養體系。

為此,蔣滌非建議,創新質量管控體系。學習借鑒汽車制造質量管控模式,探索引進質量保險機制,對建筑產品設計、生產、施工、運維等全過程實施全鏈條質量風險管控,以市場化手段推動完善質量安全監管體制機制。

針對構建專業教培體系,蔣滌非提出,構建“學科教育+職業培訓”機制,推動高校設立完善新型建筑工業化相關專業學科,將新型建筑工業化相關內容納入建筑行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必修課程,建立產教融合的職稱評審體系。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