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山西省委會副主委、陽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素卿的日程安排愈加緊密。作為一位履職經驗豐富的委員,她每年都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深入基層進行調研,並通過提出提案,將專業深度與民生關懷緊密結合,致力於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能源安全是國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保障,能源主產區為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然而,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高強度開採造成了煤炭產區大氣污染、地面塌陷、水土流失,以及經濟發展路徑依賴、一個礦區一個集團就是一座城市的不利局面。這是很多資源型城市面臨的困境。
“山西為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是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經濟發展過度依賴資源等問題。國家‘雙碳’目標出台后,山西省加快探索高質量發展路徑。”趙素卿持續關注山西省轉型發展問題,為此她在2024年全國兩會上提出以山西陽泉為試點探索資源型城市轉型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建議。希望國家以陽泉為試點,支持能源城市轉型、建設創新型城市。
過去一年,趙素卿立足民革界別特色,主要關注了鄉村振興、自然資源執法、社會法治、山西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問題。她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提交了5篇提案,撰寫的社情民意信息中,8篇被全國政協採用。“我願用一腔熱情、篤行不怠擔當國家治理的協商者、參與者,擔當地方政府的發聲人、群眾利益的代言人。”她說。
“三農”工作是民革的界別特色,也是趙素卿持續關注的問題,去年,她依托民革陽泉市委會“三農”工作委員會、陽泉市“三農”領域的專家,組建了專題調研隊,就糧食安全、鄉鎮人才隊伍流失等進行了深入調研,提交的《關於建立“糧長制”的建議》被全國政協採納。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大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到縣區基層、鄉鎮一線的辦法和措施,但鄉鎮人才流失的問題仍然突出。趙素卿走訪了陽泉市所轄三區兩縣的鄉鎮,與鄉鎮負責同志進行了座談,並與一線工作人員進行了溝通交流。
“基層工作千針萬線,責任大、壓力大、難度大,上升通道也少,生活、交通還不方便,考來的大學生,很難安心留下工作。”了解到症結所在,趙素卿接連走訪十余名基層青年工作者,聽取他們在基層工作的情況和訴求。
“如何激勵更多年輕人留在鄉鎮,讓更多的‘飛鴿牌’變成‘永久牌’,減緩‘孔雀東南飛’趨向”,圍繞這一問題,趙素卿除了向基層工作者征求建議,也與調研團隊反復討論,提出了在農業縣區試點設立鄉鎮崗齡津貼最大限度留駐鄉村振興人才的建議,積極為基層人才鼓與呼。
趙素卿還善於從社會熱點中發現問題和機遇,及時建言獻策。2024年,《黑神話:悟空》爆火,並風靡台灣,她認為這一現象折射出兩岸文化聯系的深厚根基,也反映出兩岸文化交流中技術創新“賦能”、傳統文化“點睛”和時興領域“破圈”的新亮點。她從挖掘傳統文化元素、完善政策協同體系、搭建多維合作平台、打通文化傳播路徑等方面,提出了聚焦文娛產業實現兩岸融合發展的相關建議,為促進祖國統一建言獻策。
人大和政協都是民主團結的大舞台。作為陽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素卿把人大常委會工作與政協委員的履職統一起來,自覺擔當好團結群眾的使命職責,積極開展服務為民和聯系界別群眾的活動。在了解到盂縣北下庄鄉后川村亟須解決道路、水利、用地等方面的發展困境后,趙素卿協調市、縣農村農業、水利、交通、規劃和自然資源等相關部門,共同到后川村調研走訪,積極幫助村“兩委”厘清政策,解難紓困。為幫助民革黨員企業家更好發展,她聯系北京和河北雄安相關部門和企業,幫助他們開展中草藥產業技術創新調研,參觀學習企業管理等。
“政協委員就應當為國履職、為民盡責。”趙素卿表示,她將繼續立足界別特色,持續關注山西生態環境治理、山西高質量發展,以及鄉村振興、國土資源執法等領域問題,為山西發展持續發聲,為助推我國鄉村振興戰略、法治社會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