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工程,健全與人口變化相適應的資源統籌調配機制。“人口是教育資源配置的重要依據,教育強國建設是人口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工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必須科學研判人口規模結構變化,建立與人口變化相適應的基礎教育資源布局。”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院長鄭軍委員表示。
鄭軍委員建議,建立基礎教育資源配置風險預警體系,科學應對學齡人口及教育資源需求變動。綜合考慮人口出生、遷移流動、產業布局、教育變革等因素,建立不同來源學齡人口數據與教育數據的融合、共享、驗証機制,並探索利用大數據技術預測模型,構建基礎教育資源配置風險預警體系,強化教育資源前瞻性布局規劃。同時,要完善跨學區、跨學段師資動態調配機制,促進區域基礎教育教師隊伍結構均衡。通過教師編制跨區域調配、交流輪崗、學區(鄉鎮)內走教等方式,加強學區間、學段間師資的騰挪調配。
鄭軍委員表示,在未來一段時間裡,要分階段、分城鄉降低中小學校生師比標准和有序縮減班級規模,並研究提高中小學教師准入的學歷標准。此外,各地要加快建立基礎教育學校生均經費基本標准和生均財政撥款基本標准動態調整機制,為提升基礎教育質量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