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鼓励粮食主产区多种粮、种好粮,既要辅之以义,更要辅之以利。”作为一名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的农业专家,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马传喜带来一份关于建立粮食产销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提案。
粮食主产区往往经济实力不强、财力薄弱,产粮大县常常也是经济弱县、财政穷县。“以安徽为例,粮食生产排名前20位的县(市、区)中,原国家和省级重点贫困县就有16个。”马传喜说,这一“粮财倒挂”的现象,挫伤了粮食主产区党委、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亟待得到破解。
“我国现阶段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主要来自国家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的纵向补偿机制。”马传喜介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围绕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作了有针对性的部署。基于此,他认为,由于粮食主销区是国家粮食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应当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补偿机制。
具体实施上,马传喜建议,以部分省份为试点,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依据粮食主产区粮食调出总量,参考粮食生产资源消耗等因素,合理估算补偿资金规模。与此同时,按此规模,以粮食主销区为主,中央财政作为补充,设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金,作为给粮食主产区拨付奖励的“资金池”。
“值得注意的是,利益补偿并不局限于资金形式,还可以包括技术、人才等多个方面。”马传喜建议,粮食产销区之间还可以探索构建结对帮扶机制。比如,鼓励粮食主销区经济强市、强县,定点帮扶粮食生产大县建设经济开发区,提高其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能力,促进粮食产销区共同做好农业增值大文章。
来源: 安徽日报
(记者 方舢 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