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页
民革中央网站>>专题>>2024>>2024年民革参政议政专题>>履职故事
李国华委员:强烈呼吁,还孩子们十分钟的自由时间。         2024年03月06日09:42

一到下课时间

孩子不仅走不进操场

不能在走道里停留

甚至是在教室里也只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被逼无奈只能躲进厕所里社交

“厕所社交”正在学生中兴起

长期分管教育的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国华最爱做的事就是调研,找校长们谈谈心。

他惊讶地发现,媒体报道的“厕所社交”正在学生中兴起。诧异之余,李国华更多的是叹息,“难道这一代孩子的童年回忆,只能停留在厕所里吗?”

上海早有明文规定,给孩子们课间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国华强烈呼吁,还孩子们十分钟的自由时间。

“厕所社交”兴起

课间十分钟学生爱在厕所“躲猫猫”

有一儿一女的二胎家长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两个孩子不约而同谈到过“厕所社交”现象:“有的男同学知道女老师不敢进男厕所,就喜欢蹲在厕所里玩。还有的初中生在教室里不敢吃零食,就结伴在厕所里分享。”

家长熊小姐的女儿目前在宝山一所民办初中读初二。她透露说,自己女儿在小学时,就爱和小朋友在厕所分享糖果小点心。后来被她知道了,劝说“厕所环境也太差了,就算要分享也要找一个环境稍微好点的地方”。

直到女儿读了初中,这一情况才有所好转。熊小姐告诉记者,女儿目前的班级教室位于三楼,同楼层就有一个很大的室内篮球场还有羽毛球场,“女儿一下课就冲出去打球,因为打的人太多,需要早早到场地上‘抢机位’。这样的情况下压根没时间开展‘厕所社交’。”

熊小姐认为,利用课间十分钟多参与一些运动对视力保护也有好处。

“厕所社交”的出现缘于

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安全的顾虑

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尽管上有政策,但现实却是下有对策。李国华在调研后发现,落实情况不容乐观。

“下课十分钟,学生万一摔倒磕伤了,家长要追究学校责任。从校长到年级组长再到班主任,一直对学生的安全问题绷紧一根弦。”在李国华看来,这些都是绕不开的问题。

他还发现,个别学校给学生们做了“统一口径”,一律宣称平时在操场上玩,这样的说辞只是为了应付相关检查。

李国华分析说,“厕所社交”的出现一方面缘于学校对安全的顾虑,担心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发生安全事故。司法实践中,学校在校园安全事故中往往因“教育、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未排除和未能及时救助”被判承担赔偿责任,甚至赔偿学生补课费、家长误工费等。为了减少安全隐患,学校对课间活动的管理日趋僵化,甚至“一刀切”规定除上厕所外,学生课间不得离开教室。

“另一方面,课间十分钟的消失,部分学生家长也有一定责任。”李国华指出,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课间不去户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要求孩子在学校绝对安全,对孩子不小心造成轻微皮外伤都上纲上线,对老师、学校不依不饶,这种矛盾反过来使得学校对课间活动严加管制以至于实质上取消。

事实上,已经有研究表明,未成年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一堂课结束后,需要适当的放松。学生久坐也会导致身体出现健康问题,如肥胖、近视等,长此以往更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我国青少年群体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近期媒体报道,部分医院儿童精神科“爆满”。“由此可见,课间十分钟活动既是注意力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身心健康的必要保障。”李国华表示。

校长们纷纷支招:

给孩子们设一个“树洞空间”,

开发课间手势游戏

谈及“厕所社交”,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尤睿分析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还是折射了学生下课活动比较单一的现状。

“前不久看到媒体报道,下课后操场上是空空的。对于这种现状,我们有时感到挺无奈的。”尤睿表示。

“我们尽可能做到两全。”尤睿以她所在的学校为例,学校的体育课比较多,会鼓励学生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使用健身器械。这样既能确保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又能确保安全。此外,一般夏秋两季午睡的学生比较多。春冬两季,如果有的孩子不想午睡,则可以给他们尽可能多的自主活动时间。

尤睿还表示,有的学生喜欢躲厕所和同伴说悄悄话,一方面是因为无处可去,另一方面他们交流的话题比较私密,希望不要被老师听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放心理活动室,给孩子们设一个“树洞空间”。

杭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隽介绍说,虽说有个别学生悄悄地在厕所里交流,或者有男生在厕所里密谋整蛊游戏,但学校并不鼓励“厕所社交”。

王隽表示,学校明文规定,不允许在课间把学生们关在教室里做作业。每天都有学校护导老师进行巡视检查,“我认为,课间十分钟是完全属于孩子们自己的休息时间,他们可以眺望远方、发呆、聊天、玩桌面游戏,也可以去喝水,上厕所等。我们还设有心理活动室,小桔灯诗社等。”

针对课间十分钟学生怎么尽情放松的问题,她给出了一些金点子,“比如可以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功能,发挥孩子们的智慧,征集一些不太占用运动空间并适合课间的小游戏,如手势游戏等。也可以结合读书节等活动开展跨年级跨楼层的活动,打个比方,我们学校是以诗词特色学校,就可以定期开展飞花令的游戏,扩宽孩子们的朋友圈。”

委员:

建议细化司法规则,将学校风险可控

“我们要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们。”针对“厕所社交”现象,李国华给出了一系列金点子。

他建议落实政策执行,维护学生权益。建议教育部门切实拿出方案,确保全国学生课间自由活动权的落实。对长期不执行的学校明确处罚机制,将课间活动开展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范畴,尤其要切实杜绝学校教学生造假的恶劣行径,严肃遇到上级检查才让学生课间自由活动等形式主义作风。

他还建议细化司法规则,将学校风险可控。按照《民法典》第1199条、1200条和1201条有关教育机构责任的规定,8岁以下儿童受到伤害的,推定学校有过错;年满8岁的未成年人受伤,校方是否承担责任,关键看是否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实践中,学校在校园受伤事件中承担责任的新闻屡见不鲜,要想学校放开包袱解放课间十分钟,还要从源头上帮助学校合理管控风险。建议最高法和最高检进一步细化规则,明确学校尽到了教育管理责任的情况下发生的意外伤害的相关责任。

“我们还可以优化校方保险,改进赔付标准。”李国华介绍说,2008年教育部开始在全国推行校方责任险,由政府全额承担,每年每生不超过5元。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校方责任险对化解学校风险行之有效。但也存在保额偏低、责任范围不足的问题,校方责任险并不包含学生课间活动中常见的因自身原因受伤。他建议教育部优化保险规则或出台更多的保险种类,覆盖课间活动。

李国华指出,要多方联动协同,促进安全保障。建议教育部门应指导学校与家长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将学生课间活动益处和潜在风险、学校采取的防范措施等向家长说明,取得家长支持。加强家庭教育,明确家长作为子女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应支持孩子在课间自由活动,教育孩子做好自我防护,认识并承担孩子在这过程中产生的适度风险。

来源:青年报

文字:青年报记者 范彦萍

图片:受访者供图、新华社

专题推荐

  • 2024全国两会民革参政议政专题
  • 新开局 新面貌 新作为聚焦民革十四届二中全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专题报道
  • 民革小小图
  • 组织换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