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页
民革中央网站>>稿件上传>>民革湖南
黄东红委员:当好群众暖心人,绘就精彩履职答卷         2025年03月10日15:53

过去的一年,住湘全国政协委员在各战线各领域躬身实践、履职尽责,书写了生动答卷。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湖南政协融媒推出“委员风采”栏目,讲述委员履职故事,传递委员履职心声。

围绕“一老一小”扎实履职尽责,用心提出“金点子”,得到有关部委的高度认可和支持;聚焦“一残一困”展现担当作为,用爱勾勒“同心圆”,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回望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省委会副主委、省民政厅厅长黄东红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关切,紧盯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当好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以扎实的履职成效交出了一份精彩的履职答卷。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省委会副主委、省民政厅厅长黄东红 。

用心用情护佑“朝夕美好”

“让老年人更加幸福,你们有什么好建议?”2月27日,为了更好地把老年人的心声带到今年全国两会上,黄东红又进行了一次“面对面”听民意活动,与长沙市望城区养老中心的医护人员、老年人等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

“做好‘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黄东红说,要护佑“朝夕美好”,就必须带着责任和真情,俯下身子“心贴心”了解他们的冷暖。

既要“调”出实情,更要“研”出实策。在过去的调研中,黄东红发现,“嵌入式”养老需求不断看涨,但是发展滞后,服务难以保障。为此,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她提交了《调整养老资源结构性配置,大力发展嵌入式养老服务,加快实现人民群众“家门口养老”》的提案。

如今,提案建议“落地有声”, 民生民意“开花结果”。2024年12月30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到2029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等。

2月27日,黄东红在长沙市望城区养老中心进行调研。 

在黄东红看来,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需要精准建言和实干作为两手抓。

黄东红介绍,为实现“家门口”老来乐,我省突出机制建设、网络覆盖、项目带动、人才培育,推动10个市纳入国家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开展特困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老年助餐服务点建设等工程等。

在全面加强儿童关爱保护方面,我省完善了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权益保障体系,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率先完成孤弃儿童区域性集中养育,提高儿童福利机构“养治教康社”一体化发展水平等。

肩扛责任,履职永不停步。黄东红说,今后将进一步关注促进养老服务体系的改革创新,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让老年人更好地安享晚年;要为孩子想得更周到一点,做得更全面一点,多措并举织密、筑牢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 

凝心聚力实现“弱有众扶”

近日,安仁县民政局工作人员通过救助大数据监测和上门核查,主动将牌楼乡柏叶村陷入生活困境的张开发一家3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从 “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得益于湖南省围绕健全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这一目标,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通过运用“大数据+铁脚板”实现精准认定对象等,牢牢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黄东红说,作为一名新时代民政工作者,要强化民政为民的政治属性,让民政工作跟时代、贴实际,创造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通过服务增量,让幸福增值。

由此,一系列举措纷纷出炉,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现金救助向“资金+物资+服务”多维度保障转变、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人性化服务和亲情化关怀、开展全省困难重度残疾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等。

爱在灯火阑珊处,既要政府的救助,也需“弱有众扶”,汇聚向善的力量。为此,黄东红一方面多措并举推进社会救助体制改革,一方面凝心聚力让慈善大爱洒满三湘大地。 

2024年底,省民政厅印发《湖南省社区慈善基金设立运行指引(试行)》 ,推动村(居)民就近就便参与慈善活动。近5年,省、市、县三级慈善组织年均募集款物近30亿元,开展慈善项目2000多个,累计帮扶困难群众3000多万人次等。

悠悠百姓事,枝叶总关情。黄东红说,将用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来源:湘声网 湖南政协新闻网)

专题推荐

  • 民革十四届三中全会
  • 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24全国两会民革参政议政专题
  • 新开局 新面貌 新作为聚焦民革十四届二中全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专题报道
  • 民革小小图
  • 组织换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