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代表委员中的民革党员时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履职尽责中展现新作为,审议讨论相关报告,提出意见建议,贡献智慧力量。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两会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浙江省委会主委吴晶:
我完全赞成政府工作报告。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深刻感受:一是以非常之力谋发展,重大成就鼓舞人心。过去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勇毅前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彰显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韧劲和澎湃活力。
二是以非常之策破难题,丰硕成果传递信心。报告全面体现“稳”和“进”,辩证把握“危”与“机”,科学研判“时”与“势”,以事实和数据有力论证了中国经济光明论,极大地鼓舞了人心、增强了信心。
三是以非常之识促改革,变中有解彰显决心。报告中每一项任务都切中时代脉搏,彰显了与时俱进、破旧立新的勇气与担当,思路明确、路径清晰、前景可期,让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目标更明确、步伐更坚定。
四是以非常之为惠民生,心系百姓润泽民心。报告对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健康、养老等问题作出部署,让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河北省委会主委何秉群:
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有四点感受:一是政治立场更加坚定。报告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彰显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定政治立场。二是发展成就振奋人心。2024年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中国式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三是为民情怀更加厚重。报告围绕就业、住房、乡村全面振兴等作出部署,推动更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四是前进方向更加明确。报告强调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福建省委会主委夏先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在展现艰苦拼搏取得成绩的同时,全面客观分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引领人们认清形势、迎难而上、奋发有为,提出的2025年“十大任务”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有助于稳预期强信心。
报告中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定对外贸易发展。目前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已突破万亿,迫切需要强化海外资产安全保障,建议在“十五五”时期,持续优化顶层设计,完善相关立法与政策配套,更好护航中国企业“出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江西省委会主委熊皓: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林下经济,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江西是农业大省,正在做深做细“土特产”文章,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推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优质平台+基地+农户”等联农带农模式,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真正让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建议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强对江西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农业强省建设的系统性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湖北省委会主委王红玲:
政府工作报告以“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为核心基调,充分体现了在复杂内外环境下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智慧,彰显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精准把握。
通过聆听报告让我深刻认识到“双碳”工作对经济社会实现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作为政协委员,我将围绕“双碳”目标积极建言献策,支持节能减排与清洁能源发展,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的完善;积极参与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鼓励金融创新;加强对政府和企业落实节能降碳减污政策情况的监督和调研,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湖北省委会副主委邓乾春:
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主要任务时,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提出要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2025年我国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4万亿斤左右,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挖掘油料扩产潜力,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在粮食安全上“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作为一名油料科技工作者,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报告精神,通过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协同攻关,在油料产地加工、全组分利用、油脂合成生物学等领域,持续推动我国油料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为实现企业增效益、农民增收提供关键核心技术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四川省委会副主委里赞:
政府工作报告对2024年总体工作用了两句话来总结并展开论述:一个是“稳”的态势巩固延续,另一个是“进”的步伐坚实有力。近年来,面对国际国内双重矛盾的叠加,我们还能保持经济总量5%的增长,这个成果实属不易。进的步伐坚实有力,主要在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024年,我们不仅在科技创新方面,而且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是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实现的,显得更加不易。下一步,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结合本职工作,把报告当中所部署的十项工作加以落实,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为实现2025年的奋斗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山西省委会副主委赵素卿:
政府工作报告既有宏观战略的全局视野,又具微观施策的民生温度。报告不仅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更是面向未来的行动纲领。特别是报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民营经济发展做出立法保障、创新与开放联动、痛点施策等制度化、协同化、精准化安排部署,既延续了“民营经济是现代化建设重要力量”的定位,又通过“人工智能+”“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新抓手推动民企向高质量转型。我深信,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民营经济在政策红利与市场活力的双重驱动下,必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更强动能。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南京财经大学校长程永波:
我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及乡村振兴的部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明确了自身的责任与使命。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为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撑。南京财经大学近年来在粮食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粮食物流与供应链、粮食经济政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学习报告后,我更加坚定了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信心,也认识到高校应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协同创新,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粮食生产实践,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孔维克: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这一目标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形势和经济发展的潜力,旨在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报告还提到2025年将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深入分析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确定发展目标,谋划重大战略任务、政策举措和工程项目,以更好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报告明确了2025年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方向,涵盖了经济增长、就业、民生、生态环境、能源安全等多个领域,体现了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提振了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奔向美好未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