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民革湖南省委会主委蒋涤非带着三份沉甸甸的建议走进人民大会堂。从商品房预售改革到传统村落保护,从房屋安全保险到全周期监管,他的建议如同一张精密的民生保障网,覆盖了“住”的全生命周期。
在商品房销售领域,蒋涤非直指预售制引发的“烂尾楼”顽疾。他提出“现房销售+分期付款”模式,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预售资金监管平台。住建部对此高度重视,多地试点政策已逐步落地,购房者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
传统村落保护则是“与时间赛跑”的战役。在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蒋涤非看着AR技术重现的土司祭祀场景,感慨道:“这些村落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不能让它们在推土机下消失。”他推动的“传统村落+非遗工坊”模式,已在醴陵陶瓷、永顺莓茶等产业中开花结果。
房屋安全保险制度,则是蒋涤非为自建房安全设计的“防护锁”。他建议通过市场化机制建立全生命周期保险体系,并推广“一楼一档”数字平台。这一建议与多地实践不谋而合——如深圳市试点“保险+监测”模式,上海市将30万元以下小工程纳入保险范围,均体现了“小切口、大治理”的智慧。
2024年,蒋涤非调研足迹遍布湖南山水。在醴陵市国光瓷厂,他看到废弃窑炉变身沉浸式剧场,当即提议联合高校设立陶瓷设计产学研基地;衡阳建湘柴油机厂改造现场,他建议用AR技术让千年碑刻“开口说话”;永顺莓茶产业园,他叮嘱品牌要“内外兼修”,拿下欧盟认证。
“文化遗产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活着的文明。”在炎帝陵基金会,蒋涤非推动成立两岸炎帝文化研究联盟,并审定中小学炎帝故事读本;株洲某中学的思政课上,孩子们用皮影演绎“神农尝百草”,让千年文明在童声中焕发新生。
数据显示,湖南2024年文旅产业收入增长22%,其中历史文化景区贡献超四成,印证了“守护即发展”的辩证法。
今年两会,蒋涤非的目光聚焦在他作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分管的住建、卫健、文旅等相关领域: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建设、微短剧高质量发展、传统建筑业转型、《建筑法》修订……每一份建议都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他透露,调研中发现中药材种质资源流失、微短剧内容同质化等问题,将成为提案的核心内容。
在蒋涤非看来,提案建议的生命力在于精准性和可行性。为此,民革湖南省委会构建了“广泛荐题—省委会定题—各方领题—联合解题—共同答题”的选题调研机制。比如在“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提高政府投资绩效”课题中,组织调研组先后赴常德武陵区、桃源县调研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邀请财政、发改部门及高校学者共同论证,最终形成“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体系”等创新建议。2024年,民革湖南省委会撰写的30篇调研报告、情况反映等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蒋涤非说,自己的调研坚持“三心”原则:用心看现场,用心听诉求,用心想对策。在湘江生态保护调研中,他通过“解剖麻雀”式分析,推动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在老旧小区改造中,他建议引入“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体系”,让政府投资更精准。
“每一处文化遗产都是湖湘的‘金色基因’,每一项政策都应承载百姓的期待。”从“住有所居”到“文化活态传承”,从“深调研”到“真建言”,蒋涤非以脚步丈量民情,用专业书写担当,让人大代表的光荣称号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