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2025>>2025年民革參政議政專題>>代表委員建言
熊水龍委員:加強大齡農民就業幫扶與養老保障工作         2025年03月11日10:43

目前,大齡農民(50歲及以上)佔比逐年增長。由於受年齡、學歷、勞動技能和體力等限制,大齡農民收入來源有限。有調查顯示,大齡農民中30%為全職外出務工人員,50%靠打零工獲取收入,20%為務工並兼顧農業經營。由於工作方式不固定,工作時間沒有保障,大齡農民的收入情況並不樂觀,其養老也存在一些問題。

大齡農民就業幫扶與養老保障工作亟待加強。建議:

一是加大大齡農民就業保障力度。要高度重視大齡農民的就業需求,改變以年齡為由搞“一刀切”的歧視做法。指導企業根據農民工身體狀況合理安排工作崗位,強化安全生產管理,適時引導他們轉型保安、保潔、物業等服務型和輔助型的崗位。對體力、能力要求相對較低的崗位,可以適度放寬限制,加強健康監測,強化大齡農民技能培訓,給予職業培訓補貼,不斷提高其就業能力,實現由“體力型”就業向“技能型”就業轉變。學習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做法,健全藍領工人工資增長機制,提高最低工資標准。

二是切實維護大齡農民合法權益。充分利用官方公眾號、門戶網站、抖音號等新媒體,積極正面解讀大齡農民就業政策,特別是勞動關系政策。開展送法下鄉進企業的專題宣講活動。加強對企業經濟性裁員的常態化監測,開展基層農民工權益受損排查行動。在農民工聚集地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方便農民工申請法律援助,比如開展農民工公益法律服務行動,暢通農民工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對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案件優先受理。

三是完善大齡農民社保養老體系。加大對大齡農民的社會保險補貼力度,降低他們的參保門檻和負擔,提高他們的參保意願和比例。建立健全大齡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包括養老、醫療、失業等方面的保障。進一步放寬在工作地繳納醫保的限制,降低醫保繳費標准,有條件的地方可給予必要的補助。完善社會保險待遇支付制度,實現異地就醫報銷便利化、養老金領取便捷化、社會保險權益轉移接續順暢化。通過加大政府財政性補貼、發展商業養老保險、個人儲蓄養老金、企業年金等多種形式,增加年滿60歲農民養老金來源,增加超齡農民的退休收入,提高他們的養老待遇,讓大齡農民真正做到老有所養。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廣東省委會副主委)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